APP下载

善激趣 重训练 悟学法

2018-02-12王怡珍

新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查字法查字典部首

王怡珍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此,我们要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充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紧密联系、校内外密切沟通、学科间互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笔者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字典交朋友》为例,谈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初步探索。

一、突出自主,激发兴趣,积极参与

要使学生乐于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上应以激发兴趣为着眼点,活动内容要力求“新颖、有趣”,活动形式要尽量做到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活动全过程追求“新、奇、趣”的和谐统一。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字典交朋友》中,教师一开始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导入新课:“老师不说话,肚子学问大,你如不识字,可去请教它——打一学习用具。”教师一说出谜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人人积极动脑思考,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紧接着,教师请一位学生戴着头饰扮演“字典公公”,与同学们进行一段巧妙的对话。由于这一环节扮“字典公公”的学生表演得有声有色,再次激起同学兴趣,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认识到字典的作用。随后,教师精心安排了“转智力圆盘”“找朋友”“改错题”“抢答比赛”等几项形式活泼的游戏,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活动。整节课,学生情绪饱满,兴致盎然,充分被调动起参与意识。他们学得积极主动,课堂上“陪学”的现象不见了,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收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效果。

二、面向全体,强化训练,巩固成果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在趣味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动脑、动口、动手上找落脚点。在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要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作用。有准确、具体、可操作的训练目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和字典交朋友》这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者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来制订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有关知识;(2)学生能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2. 训练要有层次性。即训练的设计要有梯度,训练步骤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如《和字典交朋友》一课,教者考虑到学生虽然已经学过音序和部首查字法,但还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一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几个游戏:(1)转智力圆盘。通过这项活动要求学生说出已学哪几种查字典方法,要求背出26个大写字母……以复习音序和部首查字法的知识。(2)找朋友。把字卡分给学生,让学生去找它相对的音序朋友或部首朋友,训练学生能够根据所提供的字准确判断字的音序和部首。(3)查字典比赛。先教给学生部首查字法的口诀,再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查字典比赛,看谁查得又对又快,训练学生能准确、熟练地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4)改正错题。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给词中带点的字选解释条”的错例,请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带点字的意思。(5)抢答比赛。教师出示一些句子和带点字的解释,要求学生联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条。上述一系列活动内容层层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推进。通过训练,学生不但巩固了查字典的知识,还加深认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一条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规律。

3. 训练要注意全员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而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发展语文素养。在《和字典交朋友》这课中,教师十分注重扩大训练面,力求人人参与,仅找朋友这项游戏,参与训练的学生就达12人之多。又如在查字典比赛这项游戏中,教师要求学生人人参与,要求在5分钟内查三个字(找、虚、办)。这样全员参与训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训练与提高。

三、教给方法,总结规律,发展能力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规律,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从而形成学习能力。查字典是一项重要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这一能力,就可以借助字典尝试独立阅读,大大提高识字解词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字典交朋友》这节课,教师针对学生平时运用部首查字典时常常无法确定要查的部首,胡乱猜测,导致错误的情况,把确定字的部首的有关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编成一个部首查字法的口诀(查独体字,本身是部首,查本字;无部首,查起笔;查合体字,上下有部首,查上不查下,左右有部首,查左不查右;内外有部首,查外不查内;上下、左右、内外无部首,要查中座和四角)。其中,口诀中的“中座”和“四角”这两個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于是,教师就举例说明。如“办”字,它的上下、左右都没部首,这时就查中间的“力”字。教师用红笔圈出“力”字,使学生明白中座就是字的中部。又如“疑”字,同样它的上下、左右、内外无部首,这时要看左下角的“矢”或右下角的“疋”,使学生明白四角就是字的上、下、左、右四个角。口诀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接着,教师安排了一个查字典比赛,要求学生运用口诀,用部首查字法,在5分钟内查找“找、虚、坐”三个字。比赛后组织评议,要求学生说说:“你找什么部首?为什么查这个部首?”大部分学生都能依据口诀提示的规律回答。这样,在教学中适时总结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上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激发兴趣是前提,强化训练是关键,发展能力是目标。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得知识,领悟学法,提高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查字法查字典部首
池塘字典
弄清偏旁与部首
字典歌
蜜蜂和黑熊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查字典
查字典
12.查字典
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