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情意流淌的语文课堂的构建

2018-02-12周碧琴

新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草塘苍翠语文课堂

周碧琴

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激情,有诗意,而学生渴望的课堂,也是一种心与心能够毫无隔阂地交流,情与情能够自然而然地融通的学习场所。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思维放飞的地方、智慧开掘的地方、情感释放的地方,是一个能让学生在情感享受中不断成长的地方。努力构建情意流淌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聚焦语言,入境品析,享受入情、动情、抒情之美妙是笔者的不懈追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落实。

一、享受用心触词的情味

在文本语言中,关键字词往往更能承载作者表情达意的功能。因此,只有紧紧抓住关键词语,引领学生咀嚼品味,领悟作者的言语内涵,体会其言语智慧,学生才得以享受文字意境之优美,享受言语情意之滋味,而这样的词语教学,也就会让词语变得丰厚,变得灵动。如教学《山谷中的谜底》,笔者紧扣“苍翠挺拔”这个词进行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对文意有所感知的前提下,出示词语“苍翠挺拔”让学生齐读,读后让他们说说:文中用这一词来形容谁?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显得苍翠挺拔?透过这个词你可以读出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充分地去品读“苍翠挺拔”所在的语段,读后反馈交流雪松所处的环境。教师播放录音磁带,让学生听风雪声,闭目想象并描述自己仿佛所处的环境。等到每个学生均切身体验到气候、环境极为恶劣时,笔者便将之引入正题:在狂风暴雪如此肆虐的东坡,几乎是寸草不生、万木枯萎,而雪松却依旧保持着——(生齐读)“苍翠挺拔的身姿”。此时,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透过“苍翠挺拔”这一词,你能读出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有的说:“我读出了雪松的坚忍不拔、坚贞不屈的精神。”有的说:“我由‘苍翠读出了雪松生命旺盛,由‘挺拔读出了它生命力之顽强,能在风雪中‘挺拔真不简单!”还有的说:“我读出了雪松的智慧,它之所以能苍翠挺拔,在东坡独领风骚,那是因为它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学生悟得很深,由这一词牵引出的内涵也很多。如此对词语的“细嚼慢咽”,在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词语的魅力,触摸到词语的温度,从而领会言语精妙之所在,深切地感悟了文本的内涵。

二、享受以声传情的美妙

“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清代名臣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朗读既要有高声浩然之气概,又要有密咏恬吟之沉思,可谓激昂处不委婉,委婉处亦不激昂,不夸张,不造作,穿越语言文字,领悟其中意蕴、情感和气势,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因此,我们应该找准读的切入点,把握读的时机,讲究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取,心神统一,物我俱忘,享受那以声传情之美妙。如《可爱的草塘》一文,景美语言更美,尤其是对草塘及小河的描写如诗如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素材。读草塘之大时,在笔者评价语的引导下,学生的读经历了“小溪流→湖泊→大海”的过程,随着描述场面的逐渐扩大,读的气势也就越为宽阔;读草塘之绿之美时,引导学生将草塘看作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而自己就是这个调皮有活力的孩子,来亲身体验读,读出了草塘之美、作者之喜爱;读河水之清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掌握了读排比句的语调、语气变化之技巧后,再来仿读,作者的惊喜、赞叹之情被学生读得淋漓尽致。如此一来,学生读着文字,却融进作者的心灵,去咀嚼、去沉思,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充分享受到读的乐趣,也读出了语文课堂最美的律动。

三、享受情境体验的愉悦

也许文章都是“情文”,但是作者经历的一切,或许远离学生的时代,或许超乎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因此,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感受体验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挖掘内涵。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出自阮恒口中的“她是我的朋友”是非常朴实无华的一句话,但正是这么一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话,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美,感受到患难与共的友谊的珍贵。献血本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于误以为献了血就会死去的阮恒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在这一历程中,阮恒一系列的动作均将他痛苦、害怕、矛盾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透过这些看得见的一举一动,引领学生一次次地深入到阮恒的内心世界,去揣摩他的所思所想,并切身体验他对死亡之惧怕,对生存之渴望的心情。但为了救朋友,他一次次竭力忍受心中的痛苦,尽管是竭力忍受,但依然止不住心中的痛。由此可见,痛之深切。然而,痛得越深,越彰显阮恒对朋友爱之切。经过了这一轮回的心灵之旅,阮恒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形象便在学生的心中高大、丰满起来了。有了这一体验,学生被深深地震撼、由衷地折服了。这样的引导,旨在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体验到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原本平面、单调的文字语言变成了美好的立体画面,构成了生动的情感意境,让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都享受到了那份切身体验的愉悦。

四、享受动情想象的妙趣

没有想象,就没有任何创造。教学中,抓住文章的空白处,依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进而理解文意,感受情感,训练语言。如《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诗,如何让学生在诗这一舞台上大显想象的身手呢?不妨先让学生读进去、想开去,细细地、有滋有味地去品读那诗意的语言,读出内涵、读出感觉、品出味道来。然后再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边读边想象,想象诗中每种声音都可能会说些什么。由于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因而,我们能听到如此精彩的话语。生1:“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树叶仿佛在说,再见了,亲爱的树妈妈,为了报答你的养育之恩,为了来年你能长得更茂盛,我要到你脚下去了,化作春泥服务于你!”生2:“蟋蟀振动翅膀,‘瞿瞿,仿佛在说,再见了,阳台,感谢你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来年我会再回来唱歌给你听的!”生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仿佛在说,我亲爱的朋友们,寒冷的冬天马上就要来了,我要走了,你们也该抓紧时间做好过冬的准备,以免受寒,再见了!”……学生的感情游走于此情此境中,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被激活了,心中便浮起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和心理,對文本的解读便独出心裁,想象也就更加合情合理,表达更是充满了爱意。

总之,在教学中聚焦语言的品析、感悟,让课堂多一些情意流淌,多一点温暖的东西,可以让学生享受自己的课堂,更好地感悟课文的内涵,提高理解与表达的能力,从而发展语文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草塘苍翠语文课堂
就在一片苍翠间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用我一世轮回 换你一生苍翠
初夏
画里的草塘
冀东地区草塘坨航磁异常的查证效果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