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率先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2018-02-11本刊编辑部

21世纪 2018年1期
关键词:配套改革司法人员体制

文/本刊编辑部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既有的司法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来的任务。虽然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都已出台,但仅依靠制度本身的改革很难确保改革的生命力,相应的配套和保障措施都必须跟进到位。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强调改革的整体性、配套性和保障性,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巩固现有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激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的整体效能。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心,深化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员额制改革、全面提升司法人员专业化水平,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打造职业化司法人员队伍等基础性改革为纲,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

优化司法权力运行完善司法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于2017年8月2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是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狠抓改革落实,必须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要继续高举改革旗帜,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定改革定力,增强改革勇气,总结运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改革新经验,再接再厉,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会议审核通过了《关于上海市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

会议指出,在上海市率先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坚持满足人民司法需求、遵循司法规律,在综合配套、整体推进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司法权力运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司法质量、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全面提升。

4 个方面 25项举措 117项任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关于上海市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就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从规范权力运行、深化科技应用、完善分类管理、维护司法权威等4个方面提出了25项改革举措。

一是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管理监督,着力提升司法办案质效(包括8项改革举措)。从司法职权配置、内设机构改革、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人权司法保障、司法绩效评价、执法司法活动监督、法律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推进综合配套,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是推进前端治理,深化科技应用,着力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包括5项改革举措)。一方面通过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实行繁简分流等,盘活审判资源实现高效运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司法信息化建设、提升司法辅助工作现代化水平等,切实提高司法效率。

三是完善分类管理,夯实制度保障,着力推动司法人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包括8项改革举措)。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员额管理、司法人才储备招录、遴选和培训,建立完善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人财物市级统管、职业保障等方面健全配套制度,努力形成符合司法人员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机制。

四是维护司法权威,强化系统集成,着力优化法治环境(包括4项改革举措)。通过维护裁判终局性、提升司法执行力、防止不当舆论干扰司法、保护司法人员履职安全及尊严等举措,有力维护司法权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为切实组织推进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同时上海配套制定了《贯彻实施〈关于上海市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的分工方案》,把25项改革举措又细化分解为117项具体改革任务。

在117项具体改革任务中,涉及上海法院主体责任的有97项,对于法院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为贯彻落实《关于上海市开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委于2017年9月28日召开全市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会,对该项改革进行动员部署。11月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会, 对该项改革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确定了8个方面、72条、136项具体改革任务。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寅指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好“四个结合”。一是要把贯彻落实框架意见及分工方案部署与探索创新、发挥能动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全面落实政法部门主体责任与充分发挥相关地区和部门协同配合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要把遵循司法规律与兼顾国情市情紧密结合起来;四是要把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与科技手段深度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对已有工作基础、推进相对容易的改革任务,争取在2017年底前完成一批,大部分改革任务要力争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完成。

以科技促进司法改革以改革促进法治建设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任务到2019年将基本完成,以实现司法质量、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全面提升,做到案件审理繁简平衡、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平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平衡,为将上海打造成为中国法治环境最好地区之一提供最优司法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当今正处于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时代,司法体制改革与现代信息科技的关联越来越密不可分。一方面,很多改革举措都需要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另一方面改革需求也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手段。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更好地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上海将进一步加大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开发与融合应用,让科技成为上海司法改革全面提质增效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上海将运用科技手段推进立案、分案、保全、庭审排期等司法辅助工作的高效集约管理,建立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技术保障和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法律文书自动生成、智能纠错能力,实现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讯问、询问,以及庭审语音同步识别转录、辅助信息智能生成及实时推送等。

保护司法人员安全重视涉法舆情应对

此次改革还包括保护司法人员履职安全及尊严。上海将整合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现有资源,设立统一的市司法人员权益保障委员会,由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单位组成。对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受到实际侵害、人身威胁、个人信息泄露的,及时给予必要保护。

此外,为防止不当舆论干扰司法,上海将落实市政法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涉法舆情应对,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用客观事实和法律观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规范媒体涉法报道,明确对尚未审结的重大敏感案件,媒体采访报道要经过授权或统一安排。案件宣传报道中,不得片面渲染事实、擅自发布带有倾向性、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信息。进一步规范网络及自媒体对司法案件的评论,对故意捏造、散布不实信息的人员,依法追究其责任。

猜你喜欢

配套改革司法人员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舆论监督权滥用对司法人员履职的影响
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机制的检视
论司法办案的多维度思维
“冒充司法人员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防控对策研究
广东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研究(一)
贵阳市实施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情况研究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