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增强“四个意识”的实践探索

2018-02-09史本林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被管理者四个意识大局

史本林

(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十九大关于“四个意识”的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谋事创业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在具体工作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围绕强化政治意识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更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首先具备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2]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在政治方向上把好舵、在政治立场上站稳脚、在纪律规矩上严守线,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运用到管理层面,就是要教育引导被管理者要执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执行本单位(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规矩。

(一)把好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3]可以说,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政治方向。回顾我党历史,自建党以来,入党誓词经历了数次变化,从血雨腥风的建党初期,到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从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到团结奋进的改革浪潮,直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飞速发展……各个时期的誓词都蕴含着时代的印记。但誓词中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是永恒的内容,始终是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灯塔”。党员干部政治上的明白,最根本的就是把牢这一政治方向,不忘初心,高举旗帜,忠贞不渝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一名管理者,要使被管理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二)站稳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搞好执政为民、人心向背这个最大的政治。“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4]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3]失去人心、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苏联解体后,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反思时承认:“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失去了主要的资源。”布尔什维克这个曾经的多数派,因背离了人民、失去了群众力量,最终只会走向灭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办好为民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才能持续巩固。对于管理来说,更应如此,只有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厚植强大的群众基础,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和形象。

(三)严守纪律规矩。“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5]没有规矩就不能成为政党,更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真正做到心中时时有纪律,言行处处守规矩。要心有所畏明规矩,始终遵守党章这个总规矩,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守好底线,不踩红线。要言有所戒守规矩,言有所戒、言之有度、言之有物,通过传播正确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践行党的宗旨,树好党员形象。要行有所止讲规矩,强化慎始、慎独、慎微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作为一名被管理者,要始终遵守所在单位和部门的规章制度,在纪律规矩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这是被管理者最基本的政治要求。

二、围绕强化大局意识做维护大局的“清醒人”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3]领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心中有大局、心中装全局,清醒认识大局、大势、大事,运用战略思维想问题、看问题、作决策。被管理者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站在本单位工作大局上想问题、站在本单位所在的行业形势上看问题,为单位的长远发展贡献一生力量。

(一)正确认识大局。大局意识体现的是高瞻远瞩的政治见识和开阔包容的胸襟情怀。正确认识大局,就要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全党、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和谋划,克服本位主义,用全局的视野、有力的举措舍小局、破难局、开新局。当前,推进西藏民族大学各项事业发展,就要从西藏在全国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去认识,站在自治区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去谋划,基于学校的发展定位、长远规划去开展。通过认识大局,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把握学校现在形势,谋划学校未来前景,以大局大势引领学校进步,以学校发展助推大局实现。

(二)自觉服从大局。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7]。就当前来看,西藏民族大学各级领导干部服从大局,就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一一三三二六六”体系,为实现与全国高校同步科学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一流民族大学贡献力量。

(三)坚决维护大局。立足岗位、服务大局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员干部需要锻造勇于担当的品格,以敢于担当的勇气维护大局。要敢于正视困难。面对学校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增强信心、知难而进,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积极化解矛盾、打开局面。要敢于挺身而出。作为党员干部,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要站出来、上前线、打硬仗,临危不惧、靠前指挥,有胆有识、果断决策,这些都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要敢于担当负责。做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要敢于对各种歪风邪气说“不”,敢于较真、敢抓敢管、严厉整治,真正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始终保持好学校风清气正的一片净土。

三、围绕强化核心意识做拥护核心的“执行人”

核心就是中心,是指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最凝练、最关键的“圆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小到一个政党,大到一个国家,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没有核心,就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就我国来说,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被管理者来说,大到把习近平总书记当作核心,小到把单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当作心目中的“核心”,在“核心”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谋发展,形成强大的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作为党员干部,一方面,思想上要坚定自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是现实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拥护党的领导,关键要牢牢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没有这“四个自信”,我们就不能统一思想认识,就会左右摇摆不定,就会失去信念信仰,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行动上要自觉践行。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时刻把推动的事业、维护党的形象摆在首要位置,把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宣传贯彻好,把党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好、发展好,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党员形象树立好,不断提升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整体形象。

(二)维护中央集中统一不含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8]党中央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党员干部能否坚定地维护中央集中统一和权威,最直接、最根本的检验就是看能否始终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四个服从”,这是推动党的决策部署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早在1929年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必须拥护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除必要时得在下一次会议再提出讨论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9],他是这句话的第一践行者,虽然受过三次大的“处分”,历史证明这三次“处分”都是错误的,但是毛泽东主席能在不放弃自己主张的同时,顾全大局,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这种强烈的服从意识,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

四、围绕强化看齐意识做全面看齐的“带头人”

“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只有上下同心、步调一致,才能凝聚起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领导干部增强看齐意识,就是带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被管理者增强看齐意识,就是向领导者看齐,向管理者看齐,向身边优秀的人看齐,形成见贤思齐、学赶帮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一)增强看齐的自觉。看齐意识是我们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党的事业永葆生机的根系所在。党的历史上,也曾因为出现分裂倾向一度给党的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直至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了“看齐”思想,他说:“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10]通过“喊看齐”,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当前,面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的国际形势,面对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国内环境,要求全党上下必须凝心聚力、步调一致,共同迎接挑战。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看齐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不断朝着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尤其要对那些思想认识“不整齐”、出现“偏差”的同志猛击一掌,对一些不和谐、不一致的声音要调整节拍、甚至重拳出击,确保党员队伍始终纯洁先进。

(二)明确看齐的标杆。要始终向党中央看齐,听从党中央的号令,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主动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看齐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定力、担当精神、为民情怀、敬业精神等,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时刻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西藏民族大学实际,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的指示精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锻造看齐的品格。荀子曰:“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11]增强看齐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也不是一时看齐、一事看齐,而是要时时看、处处看,使看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质。要经常对照反思、自我解剖、正心修身。对与中央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要及时对标调向;对与落实西藏自治区和学校党委署要求有出入的,要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对与先进典型相比有差距的,要补齐“短板”迎头赶上。当然,增强看齐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创新,只当“传声筒”、“收发室”,对中央的决策照本宣科、照抄照转,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而是要坚持上情与下情相结合、坚定性与创造性相统一,实事求是地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切实防止只强调“看齐意识”而忽视创新、只强调创新而忽视向党中央看齐的错误倾向。

猜你喜欢

被管理者四个意识大局
胸怀大局
学党史和把握政治大局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企业管理
探究加强高中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其形式
悲喜相依
“四个意识”之关于政治意识
“四个意识”之关于大局意识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和谐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