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评定及分析

2018-02-0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阴道镜医学教育均值

宫颈癌前病变属于常见病,其患病机制复杂,是宫颈癌疾病进展中最早病变表现,此阶段通常可持续8~10年[1]。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诸如阴道流血[2]、白带增多等宫颈炎症状,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还会使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降低,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当下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措施有药物治疗[3]、局部组织切除术以及物理疗法等,但LEEP术依旧为最理想的术式,具有操作简便[4]与创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现就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行阴道镜、LEEP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探析,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8例样本均经临床诊断明确为宫颈癌前病变,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最小年龄20岁,最大55岁,均值(33.28±4.95)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6年,病程均值(3.47±1.05)年;其中不规则出血29例,接触性出血41例,8例为出血性白带;疾病分级:59例Ⅱ例,19例Ⅲ级。

1.2 方法

对患者先行阴道镜下活检:应用电子阴道镜对患者展开检查,告知患者检查前2~3日禁止接受妇科检查、性生活与阴道用药,待月经干净后的3~10天施行阴道镜检查,同时选取截石位,通过窥阴器使患者阴道穹窿与宫颈充分暴露,应用棉签将宫颈分泌物与表面粘液拭去,了解宫颈大小、色泽、形态及光滑等情况,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赘生物、糜烂等情况,对焦距进行调节,通过低倍镜明确患者宫颈颜色变化、白斑和血管图像等情况。为获取清晰且直观的血管图像,可通过绿色滤镜予以检查。应用醋酸溶液(3%~5%)棉球涂抹宫颈外部15~20 s,将黏液拭去,待1分钟后再行检查,明确病变部位、表面构型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等;于可疑部位和图像异常部位活检,并送至病理检查;应用纱布球快速压迫止血,待1 d后取出。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LEEP治疗:患者月经结束3~7天后行手术治疗,术前嘱患者将膀胱排空,同时选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充分暴露后做好消毒措施,通过扩阴器将宫颈暴露出,应用聚维碘酮再次消毒宫颈和阴道,给予无菌棉球拭净。应用利多卡因2%行常规局麻,依照患者病变部位、深度及范围的不同选取最适宜的电极刀,频率设定在30~50 W。将病变附近3~5 mm组织切除,深度保持在1~1.5 cm,尽量一次性切除病变部位,杜绝残留情况的出现。若病变组织较大,可将其分次切除,至完全切除,将切除的病变组织尽快送至病理科检查。最后实施电凝止血操作,给予膏药涂抹。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口服治疗,避免感染,时间通常为3 d。告知患者术后1个月禁止阴道冲洗与性生活。

1.3 效果评价

观察指标:(1)观察阴道镜检查同手术病理活检的符合情况;(2)对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主要指标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 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8例患者中有76例与阴道镜检查结果一致,因此相符率为97.4%(76/78),本次手术治疗时间为4~5 min,均值(5.00±0.72)min,术中出血总量为3~14 ml,均值(8.57±5.16)ml,术后引流时间1~3 d,均值(1.59±0.59)d,术后住院时间2~4 d,均值(2.58±0.39)d。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以及进展均为连续性的过程,通常由子宫颈上皮开始病变[5],进展后逐渐突变为早期浸润癌,最后连续发展为浸润癌。尽早诊断以及预防宫颈癌的临床意义重大,其对于患者疾病预后与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重要作用。

随着当下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阴道镜检查在临床中逐渐被应用,因其具备可重复检查以及无创等优点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推崇,此种检查方式能够通过动态跟踪[6],对患者病变的位置和变化表现予以观察,有利于了解疾病进展的真实情况,包括治疗的效果。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宫颈上皮变化[7]与宫颈表面血管的情况,还可对宫颈病变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情况下实施的活检能够保障诊断的准确率,给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LEEP治疗主要指的是超高频电波刀治疗,属于新型治疗技术,用于宫颈癌前病变不仅可确保患者治愈后无瘢痕[8],还能够确保宫颈表面光滑性佳,使其自身柔韧度得以维持。本研究显示患者治疗效果可观,手术用时短,提示操作易行简单;出血量少,提示止血彻底,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术后恢复迅速,表明术后创面可得到快速恢复。因此,阴道镜和LEEP治疗相互联合应用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LEEP刀治疗时能够形成强大的能量,作用于病变位置,使此处的细胞变形甚至出现不可逆性坏死,最终保障组织及凝血重建,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伤口尽快痊愈。

总之,在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时给予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宫颈癌的预防和诊治均有重要作用。

[1]李佃芹.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评定及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 138-139.

[2]高嘉.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9): 136-137.

[3]王冠,杨海婷.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 26-27.

[4]戴晓慧.宫颈锥形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 79-80.

[5]李艳玲,张佳夫.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K19和Endoglin水平变化及意义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 23-24.

[6]郑丽丽.宫颈癌18例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 146-147.

[7]冷有旭.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 127-128.

[8]王莉莉.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 70-71.

猜你喜欢

阴道镜医学教育均值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