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2018-02-07江静静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音乐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心理问题的频发。从各种不良社会现象中我们发现,心理问题是诱发失常行为的主要原因,因而社会对于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并不是步入成年之后才有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音乐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农村初中教学中,音乐能够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音乐加强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促进他们积极快乐的成长。本文围绕“音乐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關键词:音乐;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对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学校与家庭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活、认识社会,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城市的孩子有一定的差异,我们需要区别对待,针对改善,让音乐成为他们感受快乐的城堡。

一、 分析学生心理,进行针对改善

要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我们就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做到针对性的有效引导。城乡孩子之间的心理问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其中有几个客观的原因。第一,是家庭因素,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农村中,许多父母都选择外出打工,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十分有限,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并且农村初中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大都在专科以下,因而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没有比较正确的认知,不能够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城市孩子多半是独生子女,并且生活在家庭核心中,而农村孩子以非独生子女家庭为主,且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城市家庭的亲子关系的整体水平也好于农村家庭。第二,是学校教育的因素,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教育比较落后,教育资源缺乏,教育理念也得不到及时地更新,他们更想要通过学习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学习的功利心比较重,自尊心也就容易受到伤害。因而我们要针对这些情况,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能力,在音乐课中没有成堆的作业和书本,也不影响学生的升学,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们紧张的情绪得到有效的舒缓,让他们感受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就像是打开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们要通过这把钥匙去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他们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二、 放松心理状态,激发快乐源泉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乐是人的最高修养,是完善人格的最终手段。柏拉图也曾说:音乐的节奏和曲调会以一股强烈的力量冲击灵魂的深处。都说明了音乐对于人的教育作用,在现代教育中,音乐教学也一直是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发现,在音乐课上,学生们的状态往往更加的放松,因而我们不能够在音乐课堂中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那只会让学生保持紧绷的学习状态,音乐的教育能力也就发挥不了,我们要运用音乐去帮助学生放松他们的心理状态,消除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紧张感。比如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给他们放一段非常舒缓悦耳的音乐,奠定一个轻松的课堂基调,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才更能够走进音乐的世界当中。在农村初中生群体中,教师要更重视他们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的培养,也就是在生活中发现快乐,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愉快轻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舞蹈,释放自己的压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歌唱中感受积极生活的态度,比如秋天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去麦田中唱《金色的麦浪》,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愉快的音乐。一个快乐的人才会更加积极地去生活,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更加的乐观,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也就更高,因此教师要重视音乐带给学生的快乐感受。

三、 培养学生自信,提高进取精神

音乐表演是需要表演者充分的展现自我,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是无法站到台上去表演的,这正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农村中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去参加歌唱比赛,学生们比较害羞,不敢开口,教师就可以耐心地引导他们唱出自己的声音,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唱,学生一般不会拒绝教师的邀请,在学生逐渐开始演唱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放低自己的声音,以学生的歌唱为主,不管唱得好不好,他们都勇敢地表达了自己,这就是非常值得表扬的,教师要在演唱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在歌唱中,教师要让他们以唱的快乐为目标,而不要过于苛求他们的气息和发音,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重拾信心,学生在比赛时,教师可以组织班里的同学去当拉拉队,给学生加油鼓劲。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选班歌,比如以《我相信》这首歌为班歌,让学生在积极的歌词中感受正能量,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进取。

四、 小结

总而言之,音乐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促进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农村初中教学中,用音乐去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放松,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音乐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并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用丰富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贾超璟,廉享.“音乐处方教学”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6(06).

[2]陈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作者简介:

江静静,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音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音乐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