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07李娟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微课教学模式

摘 要: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微课,在前期进行正确的选题、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及时精辟的总结和评价。发挥微课丰富的交互性,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微课;教学实施;教学模式

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较抽象,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如果不在教法上下工夫,学生就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入微课的教学方式,发挥微课丰富的交互性,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一、 微课的设计

(一) 确定微课选题

微课的选题是很关键的一步,选好内容至关重要。这部分内容要适合录制开课讲解,内容要有侧重点,难易程度要适合,相关的内容要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 微课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设计是能体现出微课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优秀的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很好的编排,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学任务的实施、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以及最后教学的总结评价。和一般的课堂教学来比较,微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短而单一,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三) 微课评价总结

一份成功的微课评价决定着这一次微课能否顺利的收尾。在总结中,學生要明白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的目标是否达到,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做好及时的整理和归纳,对这次的微课予以合理的总结和评价。

二、 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微课设计

(一) 确定微课选题

在PLC的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电动机的起停控制、三台风机的监视系统、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机械手等多个微课。在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上,我选择了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这部分的内容来作为微课内容予以详细分析。

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力基本的编程方法,对常用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程序设计出现的闪烁现象和多个输出的控制还不是很熟练,对于程序的调试和软硬件的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这次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如何使用PLC来控制绿灯部分常亮和闪烁,避免出现双线圈现象,学会正确使用定时器T,能完成基本的程序设计和调试并予以完善。

(二) 微课教学实施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交通信号灯的控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本次微课的教学设计分为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和总结一共四个部分。

在项目引入中,以实际生产中常用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情况为例来进行。通过播放录像让大家了解所要设计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情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交通信号灯的显示效果,明确本次微课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同时引出定时器控制功能的问题。

在项目分析中,用PLC控制交通信号灯。任务一主要讲授PLC控制绿灯常亮和闪烁电路的控制方法,学会脉冲发生器和定时器T的正确使用方法。任务二进一步学习脉冲发生器在交通信号灯中的使用,并巩固前面所学的关于双线圈输出问题的处理办法。利用微课中的PLC软件模拟定时器T的接通和断开的过程,模拟绿灯部分常亮和闪烁电路控制,通过多次反复播放录像和分析讲解来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定时器在脉冲发生器中的作用,掌握绿灯部分常亮和闪烁电路控制的设计方法,达到微课的效果。

(三) 微课评价总结

在项目评价中,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完成情况,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并给出成绩。学生根据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思考、总结,总结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 微课的研究

(一) 微课的制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短短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教师要将一个知识点讲解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再通过对教学内容中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学设计。在这一整个的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寻找问题,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突破口,予以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予以总结,这样的过程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微课教学的目标,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思考,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

(二) 微课的制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课的提出就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这个问题所展开的一次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予以有针对性的学习,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分析研究,甚至可以小组讨论。对于理论的分析很多同学看起来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输好程序观察现象的时候,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对问题的分析不到位,结果导致对观察现象时所要进行的操作无从下手,对操作后究竟是什么样的现象心中无数,所以这样的操作结果无疑是失败的。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微课的具体分析,小组活动的讨论,大部分的学生都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微课的教学目的。

四、 总结

微课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针对一个知识点予以展开,激发了教师的钻研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中,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提高了课堂的整个效率,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微课中都得到了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明.高职教育微课开发综合讨论[J].职教论坛,2014(6).

[2]刘娟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5).

作者简介:

李娟,江苏省常州市,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轨道交通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一场及时的春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