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8-02-07张倩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思维能力兴趣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阅读材料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反馈缺乏针对性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创建多种阅读教学方式,实现学生阅读兴趣、思维方式和学习自信心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有效阅读;兴趣;思维能力

当前,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性探索,能够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众多的小学语文老师都在努力寻找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及措施,也探索出诸如:加强阅读基础培训、分梯度制定阅读强度、丰富阅读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交流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一) 阅读教材缺乏针对性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材都是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从我国浩瀚文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涵盖了文化历史、优秀人物和精品美文,对于当代小学生都具有突出的教育意义。但是,我们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教师对阅读教材的了解程度不足,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缺乏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导致很多语文阅读教学成了多媒体教学和语文朗诵会,教师不能通过丰富的情感、流利的语言和优美的朗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致阅读教学过程十分沉闷,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反馈有限,不能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到足够的营养。

(二) 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它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挑战,需要教师仔细寻找信息技术和阅读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推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方式的升级转化。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侧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贯穿全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也脱离了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求新求变的教学特点,导致很多语文阅读教学都采用一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逐渐消磨掉,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迟迟得不到保障。

(三) 阅读教学反馈缺乏针对

我们仔细阅读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新课程标准,會发现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它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后开展有效的教学反馈,组织学生对阅读材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和阅读复习。但是,我们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反馈工作,导致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果得不到转化,教师缺乏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开展辅导工作,降低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建设。

二、 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小学生语文知识量和社会阅历有限的现实,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就是组织学生读懂阅读材料,需要教师开展阅读材料文章主旨的深入讲解,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和相互探讨教学,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坐井观天》的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要体会这篇寓言所要表达的教学主旨,深入理解青蛙坐井观天所反映的主观思想和社会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学会利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坐井观天》的教学内容,明白故事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来展现《坐井观天》的教学图片和视频,指导学生大声朗读出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语言描述,体会《坐井观天》的语言魅力和形象比喻,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去感受寓言故事所带来的阅读乐趣,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感受,从而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通过阅读教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认知和逻辑思维,从而能够有效教会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思考和思维创新活动,推动课堂阅读活动向着纵深性和全面性方向开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评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保证每个阅读教学活动后都能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思想交流和心得共享。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少年王冕》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难点在于深刻理解王冕这个人物形象,体会阅读材料中的文字运用和形象刻画,学习掌握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或者教学视频来划定课堂教学环节,积极开展教学导入、课文初读、重点展示、文学品味等阅读教学活动,学会运用分角色阅读掌握《少年王冕》的人物特色,真正体会阅读材料中的独特文字魅力和准确描写运用,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王冕刻苦好学的学习精神,以及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交流互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环境,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关系,需要教师创建基于学生学习认知、教学情景、学习态度和思想情感等特定的教学氛围,切实保证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良好学习状态和持续学习热情,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乌鸦喝水》的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学习认知的障碍和文字词组的有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语文学习方式,在阅读《乌鸦喝水》时创建开放式的案例结局,引导学生体会不一样的阅读体会,体会“渴”、“找”、“办”、“高”等生字与语文知识结构的相互关系,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和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将传统被动、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学习革命,一种学习理念。

三、 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性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深入感受我国汉语文学的魅力,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他们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方式的转化。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清醒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兰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01.

[2]雒玉龙.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7,02.

作者简介:

张倩,山东省济宁市,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思维能力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