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2018-02-07闫文萍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与我国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思想比较,核心素养改革现象的出现是值得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引荐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核心素养改革教学思想更加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交流性,提高学习效率,以便于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满足时代对于青年人的需求。以下,本文以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为题,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变化、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三方面展开论述,研究核心素养改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更加高效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改革;教学思想

一、 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变化

随着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理念的进步,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本质性的变化。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来说,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更倾向于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把心里想的准确无误的说出来。而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正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相比表达能力,现在的语文教育更加倾向于交流能力,更加注重于教导学生在语言使用方面的技巧,同一句话,怎样去说,怎样去表达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能够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努力跟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

二、 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语用交际、语用审美、语用文化。

(一) 语用交际

语用交际,就是指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这也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语用交际,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和他人交流时应当用怎样的口吻等,这都是语用交际的教学范围之一。

(二) 语用审美

语用审美,顾名思义,就是指要增强学生对于语言使用的敏感度,懂得什么样的语言是合乎礼仪的,怎样的语言是不合规矩的,在语言使用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语言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如同“哦”和“嗯”一样,同样是简要回答的口气,一个是肯定的口气,另一个的口吻却含糊不定,无法确定其肯定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语用审美,灌输语用审美思想,以便于学生合理使用语言。

(三) 语用文化

相关于语用文化,可以查询到很多的典故,如国外的爱因斯坦,国内的纪晓岚等,这些典故可以说是语用文化的集中提现,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典故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对学生灌输语用文化教学理念,帮助学生理解语用文化。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这样的概念:有时候,说话也是一种文化。

三、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主要有:改革教学理念,调整初中语文教学重心、创新教学手段,打造初中语文新型课堂两方面。

(一) 改革教学理念,调整初中语文教学重心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中,让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能够重视改革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改革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也是语文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这就需要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能够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去,落实到语文教师的心里,落实到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中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改革难以接受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初中语文教育的进步,更加不利于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校方及相关部门重视起来。从初中语文教师出发,从语文课堂教学核心入手,将核心素养改革真正的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改革的重视程度。例如:校方可以组织会议,和教师一起研讨核心素养改革的意义所在,让教师体会到核心素养改革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改革的积极性,再由教师传达给学生,从而改变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树立起现代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和学生观,调整初中语文教学重心。

(二) 创新教学手段,打造初中语文新型课堂

根据多年累积的经验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语文教学体系,从学生的语文入门功课到后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等等有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完整的语文教学方案。而核心素养的改革也就会给初中语文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冲击,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能够结合核心素养改革的特色,从初中语文的传统教学体系入手,将二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既能够保证教学方案的完整,又能夠确保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时能够保持自身的语言的交流能力,从而达到了创新教学手段,打造了初中的语文新型课堂。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针对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改革的问题已经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许多教育专家、学生也在积极的讨论与研究,寻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改革的更加高效的途径。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与核心素养改革的结合也将逐渐趋于成熟,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初中等各级学校的教育发展,也将被其他学科和学习领域所学习引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科教兴国、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繁荣昌盛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03).

[3]杨小微.从“终身”看“基础”——对基础教育之“基础性”价值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9,(09).

[4]曾水兵,雷云.存在主义哲学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影响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5]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3).

[6]李培军.改革教学方法 抓好素质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

[7]帕梅拉·克婷,李新翠.素质教育在美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

作者简介:

闫文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的优化探析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快乐体育教学特征的解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