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18-02-07王滢滢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行为—认知”教学法格外强调阅读及语言环境的重要性,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本文主要从“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应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阅读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怎样通过阅读增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积极探讨的关键问题。“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提出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其进入新的教学状态。

一、 “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一) “行为—认知”教学法概述

一直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却没有意识到读写能力的重要性。阅读既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前提条件,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只有勤阅读、多动笔,学生才能切实地融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受此影响,“行为—认知”教学法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行为—认知”教学法通过研究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学习状态,借鉴了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经验,并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来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这一教学法将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环境同教学现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阅读、书写的互补。

(二) “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阅读教学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语文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然而课外阅读的实施却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课外阅读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程度,很难收到真实的反馈,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选取的课外书籍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增强语文知识素养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集中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然而一些教师现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却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选择的阅读书籍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相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是无法及时获得学生课外阅读的反馈信息,没有反馈信息则不能总结教学经验,更别提教学方法的完善工作了,最后是没有对阅课外书籍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作业简单地浏览一下安排的阅读内容,虽然读了却并没有读懂文章的具体内涵和中心思想,所谓的课外阅读基本上都是读无所获的无用功。

二、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一)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对象是小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来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年龄小、阅历不足,认知能力和信息接收能力都不高,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接收能力,带领学生学会阅读。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内容的跨度问题,跨度不能大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跨度过大影响学生的认知。此外,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他们的注意力也易分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结合阅读内容开展教学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与自身的品德修养、生活阅历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教学中采用“行为—认知”的方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比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引他们进行阅读。积累语段词汇既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学好语文课程的前提条件,可以通过朗读和练习复述来实现。朗读是一种有声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边读边思考,从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语感,在讲解《观潮》一文时,教师可以先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让所有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语感;练习复述即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内化,再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讲给别人听,在进行复述的过程中既可以积累语言素材,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背诵下来并做好读书笔记。

(三) 结合语言输出的特点进行教学

总体而言,学习语言的过程一般就是语言与知识在音、形等方面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只有多渠道的输入才能拓展输出的宽度与深度,“行为—认知”教学法便可以将听、说、读、写的过程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中,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句的学习也是重点,掌握好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是感悟作者思想,读懂课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选择[J].好家长,2015(46).

[2]周俊峰.挖掘文本信息,追寻阅读本真——浅析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形成因素及其运用策略[J].语文知识,2017(16).

作者简介:

王滢滢,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