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话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8-02-07张颖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活

摘 要:作为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是班级管理,教会学生做人。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身份的重合使得教育与教学成为了我日常工作的核心。在我看来教育教学是一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每教一篇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更要让学生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我却发现,课堂上孩子们能够分辨对错,并且分析的头头是道,可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却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做出错误的选择。为什么不能学以致用呢?在和孩子的几次深入交谈之后,我找到了原因:孩子们认为课文中的人和事是虚构的,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无关,即便是真人真事但也都远离学生生活,指导意义不大。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深思熟虑之后我开始了我的话题管理。

关键词:生活;话题材料;课程引导

一、 关注生活,借助周记提供话题材料

歌德说过:生活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而我们让学生感受生活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写周记。每周一的下午,我都会挑出几本优秀的周记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以往,我们交流最多的是好词佳句、观察的角度、构段谋篇的方法等等。现在,我会引导孩子们关注事件本身,由事件挖掘一个可以供学生讨论的话题,在话题讨论中引导学生感悟人性,学习做人,学习待人处事的方法。例如:杨靖笙在周记中写到小区有些司机乱停车,致使他爸爸回家后找不到停车位。我由这个事件引出一个话题——是否有利益就可以去做?让孩子们去讨论。由于事件是大家经常会见到甚至经历过的事,因此孩子们在讨论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生动的生活素材,在讨论中,孩子们不仅分出了对与错,更分析出了解决的方法,同时,在讨论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更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思路,现在孩子们在写事件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在叙事,一定会写一写自己的看法。而这样的讨论也引导着孩子们能够真正地去感受自己的生活。在周记中,孩子们发现地铁上车处虽然画着上下车的标记,但依然有人视而不见,从而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周记中,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有些人说话不给别人留情面,最终给自己带来恶果,从而懂得为人要善良。

二、 学会思辨,借助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提炼话题材料

我们高年级段的语文学科综合实践课程是——动漫配音。动漫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画面素材,学生们根据画面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了一个个精彩的剧本。但我想,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它所要体现的价值观,作者拍出这一部部动漫不单纯为讲故事,因此,我让学生们在观看完原版动漫后,试着站在作品社會意义的角度上,自主提炼一个话题在组内进行讨论、写影评,借此来深入理解原版作品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后期对自己的剧本进行修改。这时,我发现孩子们思维的角度越来越多了。例如:学生在观看了《老狼请客》的动漫后,自己提炼的话题有:别人说的一定要相信吗?信任是友谊的基础、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话题讨论中,孩子们成长了,他们能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了,更懂得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话题讨论中,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形成了,我们班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先进班集体。在这一个又一个的话题讨论中,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提升了,在六年级毕业考试的看图作文中,孩子们就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图中一家五口围坐在桌前吃饭,可是爸爸、妈妈还有孩子各自摆弄着手机,没有人理会桌旁的两位老人。结合这一画面,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入手阐述,《有孝才有笑》《一道不该产生的选择题》《近在天边,远在眼前》《手机牢房》《一个老人的心声》《用心陪老人》……在这一篇篇文章中孩子们表达着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的在议论社会上“低头族”的不良现象,有的在议论手机给人带来的利与弊,还有的在议论怎样才是真正的尽孝心。

三、 拓展运用,借助话题延伸活动促学生成长

作为一个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我想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不仅仅是一个监督者和指引者,因为,我们的孩子终有一日要离开我们,终有一日他们要独立面对社会,而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的最终标准,且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那么,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就应该在孩子们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才是你对他最大的帮助和保护。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要为孩子们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因此,我常对孩子们说: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你独自走向社会时所做的准备。在班中,我利用值日班长这一职务,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利用班级日志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以往,我们关注、分析的是别人,现在大家关注、分析的是自己。孩子们在班级管理中约束着自己,在班级日志交流中发现着、成长着。有的孩子在班级日志中写道:“我们应该正视批评,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难堪,是为了让你进步!”有的写道:“今天的你是孩子,家长和老师可以谅解你,并给你改错的机会,但若你不改,走到社会上还有人会让着你,不断地给你改错的机会吗?”

我班的小干部承担了学校的午间广播,她的发言稿就是我们班级日志——《温暖校园》的延伸,她说:“走向社会的路不会永远平坦,校园与社会一样,和谐与温暖飘洒在我们的心中,只要心中有温暖,社会就算有再多的不完美,我们也可以欣然面对。本次广播的主题是——温暖校园,走向社会。六年小学生涯,马上就要到尽头,但社会是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走的!所以我们要心中有他人,播撒温暖与爱,希望通过本次广播,能给同学们带来不一样的认知。”因为心中有“话”,她的发言稿一气呵成,因为心中有“话”,她的发言引人深思,因为心中有“话”,她的发言令人称赞!

我看到了:借助话题材料,教育教学真正融为一体,学生在健全人格的同时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

张颖,北京市,北京市史家七条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爱生活,爱思考
社保让生活有底了
生活感悟
创意给生活带来了快乐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