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

2018-02-07缪益良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教学策略

摘 要:在浙教版初中的《科學》教材中,整合了十分丰富的实验素材,其中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相关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书本上的内容有效整合,并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科学知识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以及探索能力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予以改进,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浙教版;科学教学;策略

一、 初中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浙教版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一些教师在观念上仍然存在误区。浙教版的科学课程整合了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知识,因此在编纂教材的过程中目的就是十分明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过教材中的一些实验素材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但是教师在实际上课中更多地使用说教式的授课模式,学生长时间在这种氛围下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新时期下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在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比如在一些实验课程中,将整个“做实验”的过程变成了“讲实验”的课程,教师并没有对实验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此会导致整个课堂的结构混乱,学生学习的质量也不是很高。教师不善于丰富教学手段,甚至有些教师限于自身教学能力无法将知识更加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对于初中的科学教学质量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 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重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就是研究科学过程中最本质的内容,因此在浙教版的科学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希望通过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强化科学探究,能够更好地突出科学本身的特点,并且强化学生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照本宣科,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授课,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比如要有效的丰富教学手段,不能仅仅通过单一的模式授课,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探究,这也是整个课程开展的重点所在。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学习与科学知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来安排探究内容,并且基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探究教学中要能够重视方式与过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此外,教师也应该重视对知识的整合,因为初中的科学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渗透整合,从观察到实验,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生物知识,都需要教师对其结构有效规划,将不同知识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更有章法。

(二)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初中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对相应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形成一种坏毛病,某些思维对于特定的知识点有作用,如果换一种情形就无法迁移知识点,这也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留下来的弊端。通过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为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揭示知识的本质,能够更加熟悉科学知识的原理,在解决相应的问题时就能够不断提升对相关内容的感知能力。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予以激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知识的结构内容,并且使用这些基础内容来作为提升学生迁移能力的关键。在科学教学中,教材是整个活动中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教学秩序进行调整,就比如在力学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力产生的效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之后再对力的三要素进行掌握,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中立、弹力以及摩擦力等进行引导教学,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相应的知识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兴趣和学习习惯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新知识也有很强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且有效做好科学课程中不同领域知识点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网络。

(三) 有效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的教学在初中的科学课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教师予以同样的重视。首先教师应该改变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能够将之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整个实验中处于主动的状态,因为通过传统的“讲”实验,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整个实验中的精髓,因此让学生亲手去“做”实验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物理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中,需要学生使用常见的材料来设计电路图并且进行实验,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并选择方案,并且对材料的横截面积等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归纳出影响电阻的不同因素,最后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综合,教师对其适当地引导,就能够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再比如,“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在讨论实验的过程中,能够理清整个实验的概念与原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无定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现状以及教学目标来具体规划教学策略,能够将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验内容,进而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冬婷,陈伟强.浙教版《科学》新编教材的特色剖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2]平国汉.初中科学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于新版浙教版教材的解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

[3]周爱.图文相辅 共筑生态课堂——浙教版初中科学新教材“插图”应用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3).

[4]蔡呈腾.谈浙教版《科学》压强、浮力内容的设置[J].教学与管理,2009(22).

作者简介:

缪益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浙教版科学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教材《圆及其性质》相关章节为例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谈《 我是小小安全员》“童真”课堂教学心得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