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均衡背景下的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应对策略

2018-02-07李银山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均衡大班额中小学

摘 要:從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县城区的大班额现象仍然突出。因此,县城的大班额问题已经成为我县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本文提供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措施。

关键词:教育均衡;中小学;大班额;策略

200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班额为40~45人,中学班额为45~50人。一般说来,小学班级人数超过45人,中学人数超过50人即为“大班额”。超过这个标准,既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又不利于全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校的整体工作会产生不良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县城区的大班额现象仍然突出。因此,县城的大班额问题已经成为我县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但会错过我县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而且还会拉大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差距,降低我县整体教育质量。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本文提供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措施。

一、 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严格控制县城学校班级规模

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农村人口数量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笔者认为,要控制城区学校大班额,要充分考虑和研究全县人口的总量、密度、流动、增长等因素,然后设计论证、因地制宜规划学校布局。结合全县教育实际,要科学、合理确定县域内教学点、村小、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乡镇初中学校的布局。同时还要考虑寄宿学生人数,力求做到学校的布局与人口分布相匹配。如有需要还可以通对某些学校进行改扩建或新建学校,使学校班级规模符合国家标准。

二、 均衡配置全县教育资源,全力遏制择校现象

城乡教育资源、教学质量、教育发展的差距是造成我县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县城学校的大班额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全县制定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城乡教育资源大多均衡化。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和动员农村老百姓转变观念,做到就近入学,在最大程度上杜绝择校现象。

三、 积极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扩充农村学校容量

近年来,国家教育扶持政策不断向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这对上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2007年这短短的三年当中,国家用于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专项资金就达100多亿元,这解决了西部地区新增150万学生的就学需求问题。笔者认为,还应该让各级政府完善监督机制,国家划拨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专项资金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截留,更不能挪用,一定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完善配套实施,扩充农村学校容量,解决我县教育供需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空心化,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

四、 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土地收入没有保障,我县农村大部分壮劳力选择外出打工,抚养孩子的责任由爷爷、奶奶承担,于是导致了我县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更多的教育和帮助,需要更多的关照和温暖。让每位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除此之外,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位教育者要足够重视教育,高瞻远瞩、大力投入、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兢兢业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彻底打消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放心地让孩子选择就近入学。这不但降低了教育成本,而且还能够有效遏制择校现象。

五、 加大农村学生资助力度,提高山区资助标准

通渭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农民平均收入2700元,说白了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近几年由于国家“两免一补”惠农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县家庭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使广大的贫困户从中受益。一方面促进了县域内的教育均衡,另一方面给那些农村贫困学生提供了受教育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因病或农村高昂的彩礼等问题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资助力度还不能满足一些家庭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资助金额少,资助比例低。甚至还有个别困难家庭的孩子还没有收到资助。因此,资助政策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并扩大资助范围。考虑到我县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今后制订灵活多变而又切合实际的资助标准,让每个贫困学生从中受益,顺利、圆满、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笔者还有一个设想,今后的资助政策一定向山区贫困学生倾斜,根据山区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增加资助金额和扩大资助范围。创设和营造一种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

六、 重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学校师资

我县县情告诉我们,全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基础教育的主阵地也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的盛衰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全县教育质量,所以说农村基础教育在全县教育的地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话,对于农村学校师资的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总之,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已成为我县教育界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健康发展,解决我县教育供需矛盾,杜绝择校现象发生,推动我县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营造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贺芬.论“大班额”现象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不良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1(10):24-26.

[2]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8-21.

[3]邢剑扬.走出山区“空壳学校”的无奈选择[N].兰州晨报,2009.11.30.(A16).

作者简介:

李银山,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教育体育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均衡大班额中小学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强抓学校管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基于教育均衡发展大环境下的高中语文“平等”教学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