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句子 大推手

2018-02-07黄开蓉

考试周刊 2018年24期

摘 要:巧借特别的句子,作为解读文本的入口,打破传统的解读思路,使教学具有整体性、连贯性、新颖性。

关键词:小句子;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

平时备课时,为了找到好的切入口,我习惯于细细品读原文,不久前读《唐雎不辱使命》,唐雎出场的第一句话“否,非若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揣摩后觉得更有意思。由于这是一篇在对话中展开故事,在对话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文章,唐雎又是文中重要的人物。于是我直接把它作为解读文本的入口,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小小的句子,居然还有不少作用,真可谓:小句子,大抓手。

一、 对文本而言

(一) 串珠引线的效果

“否,非若是也”,句中的“是”显然是代词,那么代指什么呢?学生很容易会理解代指的是上文秦王说的情况,主要指秦王在唐雎面前说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以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也可以包括秦王派使者对安陵君说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这些情况归纳起来,大致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秦王想用五百里土地交换安陵,目的是为了让安陵君扩大领地,施恩于安陵君。二是指责安陵君不听他的要求,违背他的意愿,轻视他秦王。

唐雎用“否”和“非”两个否定词直接表明态度,否定了秦王的说辞,他否定的有道理吗?需要结合文句一一辨析:首先秦王换地真的是让安陵君扩充领地,施恩于安陵君吗?很快有同学找到了“安陵君其许寡人”,认为句中的“许”有“一定、必须”之意,带有命令色彩,“其”更是强化了这种语气,“寡人”则是诸侯对下属的称呼,自称“寡人”显示了秦王的盛气凌人;其次“且秦灭韩亡魏”这句话,话中有话,一方面是在炫耀自己的武力强大,另一方面也是在威胁安陵国,言下之意,不听我的要求,就会和韩、魏一样的下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则是在告诉唐雎,如果我打安陵国的主意,攻下安陵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意在还是提醒唐雎,让安陵君好好听从我,答应换地要求。再结合背景来看,当时随着秦国实力的不断发展,已经先灭掉了离它较近的韩国、魏国。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也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出小饵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国国君的故伎,秦王的父亲秦惠文王就用过此计,当初曾派张仪入楚,把商于之地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怀王上当。秦国乘机占领了楚大片土地。现在秦王不过是故伎重演。

至于秦王严词厉句指责安陵君的两句话:“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也是蛮横无理的。理由如下:

对于第一句,句中的“不听”,言下之意,安陵君应该听从秦王的要求,事实上秦王的要求本就是不合理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当时秦王和安陵君都是诸侯國的国君,他们的地位本是平等的,没有互相听从的义务,秦王“不听”无意间暴露了他凭着秦国比安陵国强大,在安陵君面前发号施令的野心;第二句话语气与第一句话类似,都是用反问的语气来责备安陵君违背自己的意愿。其中“轻寡人与”还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味道,自己无理在先,骄横在前,反过来还要指责对方轻视自己。其实安陵君“不听”“逆”除了有道义上的支持,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安陵君拒绝的理由“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后文唐雎也重申了这点,言下之意,不是我们不愿和你交换土地,是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忠诚于先王,只有守卫领土的决心,没有扩张领土的野心,这样的话,可谓有理、有利、有节。尤其是“守”字,包含了小小的安陵国守卫领土的决心。

唐雎用“否,非若是也”不仅直接揭穿了秦王假意施恩、明换实占的阴谋,同时也驳斥了秦王对安陵君的无端指责。这样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大家可想而知,别忘了,见面之时秦王已经“不悦”了。现在又遭直接的反驳,尤其是唐雎紧跟而来的“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反问,用“千里”对“五百里”,更决绝,更明确地拒绝了秦王的要求。根本不把秦王的五百里放在眼里,明显带有蔑视的味道。自此引出秦王的盛怒,于是又有了唐雎与秦王的更激烈的交锋。在交锋中我们看到了秦王因怒动用“天子之怒”,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进行恐吓,准备血洗安陵,唐雎在恫吓面前毫不惊慌,冷静从容以“布衣之怒”应对,尤其是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壮举,在气势上压倒秦王,最后说道“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让秦王一改之前的骄横嚣张,只剩下“长跪而谢”一条退路了,这样,唐雎和秦王的较量,以唐雎的胜利告终,唐雎出使完成了任务,维护了国土的安全。

(二) 有力推动情节发展

由本寻源,我们先来聊聊唐雎说“否,非若是也”这句话的背景,秦王嬴政开篇就施展骗局,想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安陵君识破了秦王的野心,委婉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就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作为小国的使臣,于虎狼之秦斗争的武器都有些什么呢?我想除了胆识、口才和智慧,别无其他。确实,这篇文章中,唐雎在胆识的支撑下,智慧集中体现在口才上,对白尤其精彩,尤其是唐雎回答秦王的第一句话就意蕴深远。“否,非若是也”,此话是回应汹汹然不可一世的秦王,秦王由于在安陵君那碰了软钉子已经不快。为了发泄不快,他在唐雎面前首先就是质问:“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质问中还带着威胁“且秦灭韩亡魏”。在这样的形势下,按理说,唐雎应该先缓和一下气氛,安抚一下秦王的心情。但是唐雎却逆着秦王,立即坚决驳斥“否,非若是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唐雎故意为之,他有意激怒秦王,是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然后以“虽千里不敢容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故意让秦王恼羞成怒。自然引出下文第二个回合的较量。在第二回合中,坚决以布衣之怒应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在力数勇士的基础上,“挺剑而起”,表明要与秦王拼命,由此看来也许在出使之际,唐雎就做好了与秦王拼命的打算,做好了以死来护国的准备。所以才与秦王对着干。试想一下,如果唐雎的回答不是这样,在秦王的指责与威胁面前有所迟疑,有所顾虑,有所畏惧,那接下来的故事就可能截然不同,历史也有可能改写,可能也没有这段不辱使命的精彩了。endprint

(三) 初步展示人物形象

我们都说“言为心声”,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言语,“否,非若是也”,此话是唐雎在受命出使秦国,面对秦王劈头盖脸的一番指责和话中有话的威胁下说出的第一句话,从这话里不难初窥唐雎的形象。我们今天说“弱国无外交”,其实这句话也适合列国纷呈的战国时代,作为曾是魏国附属国的安陵,本身就是一小国,唐雎作为小国的使节,身上背负着捍卫国土完整的重大使命,面对盛气凌人的强国君王,开口就逆着秦王,一个“否”,一个“非”,直接揭穿秦王易地施恩的假象,同时还驳斥了秦王指责安陵君的无理。这样说,至少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开口一言,就把敢于斗争、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的勇士唐雎呈现在我们面前。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唐雎的形象也越来越丰满。

二、 对学生而言:新中激趣

常规的文本解读,我们常见的做法是按照文章结构,从词句、段章、内容、写法等环节推进,这种模式学生都习以为常了。加上现在学生手中的课文助学资料也很多,类似课文解读几乎人手一本,文章有关的内容,在这些资料里分析得很详尽。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套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不高,一看资料,好多问题都不需思考。现在打破常规解读课文的做法,巧妙地从一个句子入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推进课堂教学,将熟悉的教学套路演绎成了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愿景。学生有了新鲜感,无形中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自然也调动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参与面挺宽,投入度也高。基础薄弱一点的同学至少能找出有关的课文原句,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做进一步的分析。

三、 对教师而言:提升教学素养

寻找这类小句子,需要教师反复细读文本,读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每一篇教材的解读文章和助读材料都汗牛充栋,借助百度及其他搜索工具随时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他们虽有一定作用,但反过来也干扰了师生的“原始阅读感觉”,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把握好自己的舵,只能以文本为甲板,以寻找新突破口的理想为帆。争取在和学生共同冲浪的过程中为教学开拓出新的航道。努力做到不跟着名家走,不跟着教参走,不跟着经验走,也不跟着感觉走。结合文本特质,根据文本内容,找到具有抓手似的句子或者词语。以此为入口,拓展到文本其他部分。使自己的教学增添一些創意,坚持做下去,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全国特级教师,倡导“青春语文”教学观的王君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老师非常重视细读文本,喜欢在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中创新。文本细读和创新让她从一个乡村的草根教师快速成长为一代名师。即使今天,作为资深的名师了,她还坚持这种做法。比如对《老王》的解读,她抓住很多人忽视的一句话“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紧扣“活命”感知老王的故事,认识老王的人生,感受老王的形象。当然也用“活命”一词走进作者杨绛的生活,感悟杨绛的情怀,让人耳目一新。对《散步》则利用文首的“我们在田野散步”作为入口,把“我们”“田野”“散步”作为三个关键词,分别咀嚼“我们”“田野”“散步”,一步一步推进,使教学过程紧扣教学重点,浑然天成,流露浓浓的文化底蕴。

关注这类小句子,只是对文本解读多找了一个角度,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中都存在这类句子。这要看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文本。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散文类作品,这类小句子出现频率较多,我们不妨多加关注。

针对三大类散文类型,我的体会是侧重从不同的内容去细细品读、判断、选取。对于叙事类散文,这类散文体悟“贵在自我”,这类小句子主要集中在自我感悟部分,如杨绛的散文《老王》,我觉得文末“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写出了作者自我感悟,可以拿来作为解读的入口;抒情性散文,此处包含了写景状物散文在里面,因为写景状物是抒情的前提,感悟散文中的“情思”是学习这类散文的重点,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就是我们可以关注的对象。如梁实秋的《鸟》,解读文章,就可以从表明作者情感的两句说起,文端的“我爱鸟”,和文章中间部分的“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借助这两个句子确定“品爱”“悟悲”作为学习的内容,深入品读爱鸟什么?为鸟的什么而悲?最后由鸟及人,领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至于说理性散文,学习则在品味散文中的“理趣”。初中阶段,说理性散文所占的比重较少,丰子恺的《竹影》大概能算,无觉得开篇的“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味道”,借助这句,围绕“画竹影”和“中国画的味道”。可以读出“趣”“艺术”,然后结合具体的其他活动,感悟散文传递出的雅趣及绘画艺术的美感。

总之,文章中这类小句子,确实有大作用。可称大推手。我们可以在平时教学中不妨多加利用,为解读文本多找一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黄开蓉,浙江省慈溪市,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