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8-02-06

关键词:盆底肌力产后

杨 燕

(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241)

妇科临床中,盆底功能障碍属于常见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出现盆底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由妊娠与分娩引起的,因此,为预防产妇发生盆底功能异常,给予早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131例产妇为案例,对这131例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观察131例产妇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现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262进行研究,将2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1例。262例产妇无合并严重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且所有产妇心、肝、肾、脑等脏器一切功能正常;排除精神分裂者、营养不良者及巨大儿,胎儿正常。在本次研究中,有175例患者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7.5±1.4)岁;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4岁,平均年龄(26.4±1.7)岁。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产妇加强健康教育,不进行盆底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

本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指导产妇能够正确的进行盆底肌收缩并对产妇进行产后操锻炼,确保每天进行3~5次[1]。具体如下:①腹式深呼吸。产妇保持平卧位,去掉枕头,双手置于腹部之上,产妇吸气时,腹部保持隆起,对产妇进行指导,让其用嘴进行呼气,收缩腹部肌肉;②腹直肌与盆底肌肉运动。产妇于病床上保持仰卧位,大腿屈曲贴于腹部,双手触及脚趾呈抱腿状,深呼气后向前坐起,肘部与床保持间距,躺下深吸气,每天3~4次,每次15 min;③坐立提肛肌:产妇坐在椅子或者床边上,使产妇成双手叉腰,双足交叉姿势,使产妇收缩上体肛门在产妇站立时,每次将这个动作维持5~10 s后,让产妇放松身心并坐下,每天2~3次,每次15 min。④会阴和肛门收缩运动:在该运动练习前,嘱咐产妇排空尿液,让产妇将其肛门与会阴用力收缩3~5 s在产妇深吸气的时候,将这个动作重复5~10 min,每天进行3~4次[2]。⑤尿道括约肌收缩练习。要求产妇在每次小便时,主动进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即小便时主动中断几次,达到提高尿道括约肌收缩力的目的。

1.3 评价指标

盆底肌肌力的评价指标下见表1。若<III级则盆底肌肌力异常[3]。

表1 盆底肌肌力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盆底肌肌力异常情况

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方面,观察组中3例异常,发生率2.29%,对照组中18例异常,发生率13.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情况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0.7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3.81%),观察组的子宫脱垂发生率(0.7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脱垂发生率(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盆底肌肉的结构与功能会在产妇接受会阴侧切与分娩时受到影响,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由于分娩与会阴侧切所导致的盆底肌肉的功能与形态产生不可逆改变[4]。通常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就是引导分娩,因为盆底肌肉筋膜会在引导分娩时被撕裂,阴部血管神经会被牵拉阻断,盆底结构会因此损伤,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有性生活质量、尿失禁、子宫脱垂,所以采用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促进产妇盆底肌力恢复十分重要,尽可能地避免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5]。

本次研究中对盆底肌肉功能加以锻炼,使产妇盆底血液循环能够得到促进,患者的肛门、阴部、腹肌、髋部肌肉张力因此得以增加,使子宫平滑肌的缩复能力与子宫韧带的张力得到增强。从本组研究结果看,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4例,异常发生率为2.29%(3/131),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肌力异常发生18例,异常发生率为13.74%(18/131),观察组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0.7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3.81%),观察组的子宫脱垂发生率(0.7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脱垂发生率(4.5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避免发生盆底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有效的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李洁盈,孙文妹,郑秋梅,等.盆底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9):4695-4697.

[2] 谭玉杰.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21-22.

[3] 古艺儿,曹 丽.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序贯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169-170.

[4] 贺 娟.妊娠、分娩及产后盆底锻炼对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

[5] 郑 颖.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D].暨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盆底肌力产后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