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法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效果比较

2018-02-06赵智才周海景赵建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康复训练

高 云,赵智才,李 娜,周海景,赵建伟

(1.安国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1200;2.鸡泽县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57350)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妊娠和分娩常见的并发症,近几年发生率增加至46%,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众多方法中,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是接受程度最为广泛的方法[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基础上加用盆底功能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康复疗效的促进作用。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0例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治疗,符合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标准,排除膀胱阴道瘘者。年龄20~40岁,中位年龄(31.2±1.4)岁;尿量、尿失禁频率分度,重度37例,中度49例,轻度64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年龄、病情分度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次/周,20~30 min/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我院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制定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坐位、站位。卧位,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3次/d,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参数变化、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主要参数变化

治疗后,所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肌电值升高,UI指数、24 h尿垫试验值均降低,研究组三种参数改善幅度更明显,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参数变化(x±s)

2.2 临床疗效

研究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总有效率94.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1%(53/7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分娩过程中会对过度牵拉神经肌肉,对盆底神经纤维和肌肉造成损伤,超出生理承受范围时易导致尿失禁[3]。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促进损伤的神经组织的修复,通过恢复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加强尿道外括约肌收缩能力[4],使盆底肌的弹性、强度逐渐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控尿能力。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同时,佐以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迅速掌握自主控尿的能力[5];盆底肌康复训练还可加强盆底肌张力、收缩力,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毅力,使患者更自觉的配合医院的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还能提高盆底肌肉肌电值,降低UI指数、24 h尿垫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1] 覃碧芳.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1-3.

[2] 李晓霞.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疗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6):442-444.

[3] 杨 勇.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性压力性尿失禁[J].山东医药,2006,46(33):51.

[4] 寇金玲.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55-57.

[5] 殷观梅.不同干预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9):4919-4920.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