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一些策略

2018-02-03牛玲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亲子活动家园合作自主探究

牛玲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做到家园结合,让家长参与到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中,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增加幼儿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满足幼儿探究活动的个性化,多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就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家园合作;亲子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12

自主探究意識与能力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探索与研究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对幼儿来讲,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既是其成长过程的基本需要,也是在幼儿阶段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重视对幼儿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幼儿科学课中进行培养,更要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培养。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认识,放手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有一些幼儿家长对幼儿的许多自主行为存在包办代替现象,甚至是在幼儿园中教师给幼儿布置一些简单的探究性活动或探究性小作业也会被家长代替。一些家长因为存在怕会对幼儿造成伤害或怕弄脏幼儿的衣服等原因,在家中不让幼儿做这个,不许幼儿碰那个的现象。长期如此,这不仅会严重削弱幼儿的动手能力,还会遏制幼儿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对自然界中每一件事都充满好奇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但是如果幼儿的行为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必然会影响对幼儿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给家长进行思想认识方面的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幼儿自主探究对幼儿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能认识幼儿期幼儿思维特点和行为特点,从而支持和帮助幼儿完成一些自主探究活动。

(二)开展家长参与的亲子类探究活动,提升幼儿探究活动的质量与层次

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入,家长意识到幼儿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活动时,如果家长经常参与和介入亲子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感情,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探究活动的质量与层次。因此,幼儿园可以经常开展一些由家长参与的亲子类探究活动,在一家人密切配合与合作下让幼儿更能放手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例如,如在一次《谁运的水多》的亲子活动中,教师给每个家庭都提供了不种形状的一些容器,让家长帮助幼儿完成限时运水任务,要求家长只能帮助幼儿完成运水任务,而运水方案由幼儿自己设计。在活动中通过多次的尝试与对比,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尝试了不同容器的使用方法,还让幼儿认识到不同形状的容器的容积的大小关系,为幼儿在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体验,使活动的质量与层次明显得到了提升。

(三)努力开发一些适合幼儿在家中开展的探究活动,增加幼儿家中探究活动机会

对幼儿来讲,其探究的天性无处不在,教师不仅要在幼儿园内开展各种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活动,更要注重幼儿园外活动中对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作用。教师可通过布置园外作业的形式,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幼儿家庭活动之中,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与合作下开展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庭探究活动,让家长既要做幼儿探究活动的顾问与参谋,帮助幼儿查找资料,指导幼儿设计方案,使探究活动顺利开展,又要让家长陪同幼儿开展探究活动,更要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帮助幼儿记录活动过程,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得出结论,用幼儿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指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幼儿在家中开展的各种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增加幼儿在家中探究活动机会。

二、增强幼儿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乐趣

(一)增加幼儿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提高探究活动效果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开展幼儿探究活动时,所有活动的内容都已经由教师设计好,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活动,而缺少幼儿自己的思维与想法,严重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其实在一些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高活动的开放性,无论是活动的用品,还是活动的内容都没有必要制定过于详尽,在活动中只要幼儿的思想与行为不偏离活动的目的,就应该鼓励幼儿自己准备活动的用品,放手按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进行操作和活动。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还使探究活动更符合幼儿身心特点,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了探究活动效果。在一次让幼儿们认识“种子发芽”探究活动中,教师原来设计的是让幼儿们探究黄豆发芽的过程,认识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但一些幼儿由于没有按要求带来黄豆的种子,而是带来其他植物的种子,教师就根据幼儿们所带的种子种类将探究活动分为多个小组,没想到使探究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让幼儿们通过活动认识了植物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还让幼儿观察了不同植物种子发芽时的不同表现,从而有效丰富了幼儿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体验。

(二)满足幼儿探究活动的个性化,提高探究活动效果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幼儿个体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他们的想法与生活体验也不尽相同,使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也会出现个性化的差异。从心理角度来看,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这种个性化差异其实他们不同自我意识的表现。幼儿这种不同的自我意识对他们开展探究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会产生不同影响。当所要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他们的自我意识需要时,他们就能对这种探究活动表现出深厚的兴趣,也往往会使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认真的态度,使探究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一定要从幼儿个性特点出发,充分关注不同幼儿的个性化需要,为他们提供更适合他们开展的探究活动,为他们提供更能发挥其个性特点的活动内容。

(三)用正确方法评价探究活动,提高探究活动效果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一定注意不要采用唯一性的标准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而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特别是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好的表现,注重过程性评价,弱化结果性评价,从正面引导,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一定可以有效提高探究活动效果。

在幼儿教育中,只要教师能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出发,有效地开展适合他们的探究活动,就可以让幼儿在探究性活动中获得乐趣,体验成功,在探究性活动中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编.幼儿园科学探究的教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曦.关于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子活动家园合作自主探究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亲子活动在幼儿园应用中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