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2018-02-03李华春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李华春

摘 要: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以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学生在适度、紧张、愉快气氛中获得最佳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10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式,使得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为此,根据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来的经验,针对现代初中生的特点,教育环境和教育工作特点,谈谈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一些想法。

一、多方位考查,搞好学生分层

1.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保持乐观的态度和信心,实现学生分组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后进生,使学生生活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二、分层备课,确定分层目标

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后进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后进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教学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后进生掌握主要知識,学会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要求中等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优生深刻理解知识,以及基本知识所反映的基本思想,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

1.分层质疑、启发思考。将知识分成若干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教师可以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

2.分层作业、巩固提高。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后进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后进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后进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3.分层辅导、培优补差。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后进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后进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4.分层考查、查漏补缺。过关考查是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后进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5.分层评价、形式多样。考查之后,要给学生于适当的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后进生,培养优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 芮文艳.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1).

[2] 李长青.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如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