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指数的研究

2018-02-03张玉梅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幸福指数课堂学习初中生

张玉梅

摘 要: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学校课堂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它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营造充满乐趣,彰显学生生命活力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讲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从而提升初中生课堂上学习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指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11

埃德·拉宾诺威克兹的《思维·学习·教学》书中提到:“作为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应当对学生思维进行了解,进而引导学生怎样开展学习”[1]。的确如此,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认为很了解学生的想法,在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时,也更加关注以怎样的方式开展教学,很少考虑学生以怎样的思维开展学习。因此,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并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构建真正让学生感到幸福的课堂。基于此,我对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指数展开研究。

一、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指数内涵及其现状

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指数主要是衡量学生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幸福感也不尽相同。怎样判断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指数,主要包含了充裕的学习体验、心理健康、自信心建立、成长发展、人际交往等内容[2]。但是从当前初中生课堂学习情况来看,幸福指数较低,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含主观的因素和客观的因素。

二、 影响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水平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水平较低的主观因素原因包含:(1)人际关系,包含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两部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关系越友好,得到支持就会越多,学生满意度也会随之升高。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获得的幸福感也会越高,反之,幸福感也就越低。(2)人格特征。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在与他人有效交往过程中,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但是也存在着消极、悲观等特征的学生,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容易受挫,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越低。(3)自信。较高自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容易展示自己,并且不畏困难,他的主观幸福感也就越高[2-3]。

(二)客观因素

影响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水平的客观因素包括:(1)学习成绩和学业压力。初中生面临的课堂学习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其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幸福感相對中下成绩学生的幸福感要高。(2)学校氛围。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人格、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轻松、愉悦的学校氛围,学生开展学习获得的幸福感也会越高,如果学校给予学生严肃、刻板的印象,则会影响学生学习幸福感[2-4]。

三、提高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感策略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学习的实践,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促使书本中的重难点知识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进而实现课程内容优化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在这过程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书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生的课堂学习幸福感也会大幅度提升。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在当前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开展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也需要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也可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文化素养,也能够打破常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丰富活动中掌握知识[3]。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化活动,进而开阔学生眼界,释放学习压力,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三)优化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校园环境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以“学生主动成才,立志成才”作为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校氛围上,教师尽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推进学校育人目标上,则需要遵循循序渐进规律,注重学生层次性和发展性,结合不同年级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目标和教育重点,在实际操作上也需要建立在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

(四)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初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理问题会对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医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解决学生心中疑问,进而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学校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讲座的方式,由专业的教师让学生列举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促使学生改善心理,推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4]。

(五)对学生开展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

大多数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感不高的原因在于学习压力大,成绩不理想,进而形成畏缩、不信心学习心理。为提高初中生课堂学习幸福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学生开展成功教育的方式实现,如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然而这一方法使用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合理进行设疑,准确拿捏难易程度,促使学生实现由易到难过渡,推动学生自信心建立[4-5]。

参考文献:

[1] 吴栋业.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幸福指数”的办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13):114.

[2] 张均华,梁剑玲.初中生幸福感来源结构及问卷编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8):465.

[3] 谢晨.浙江省农村初中生学校幸福感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

[4] 秦刚.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及学校管理支持策略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幸福指数课堂学习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