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班级管理 提升育人品质

2018-02-03袁海燕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小学阶段

袁海燕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各项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同时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离不开班主任的引导和指导。小学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重任,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所以班主任必须要能够不断地完善管理措施,提升育人品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管理中,教师要优化班级管理方法,提升育人品质。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优化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09

班级管理自古以来就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之一,但是又必须做好这件事情。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强,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品质[1]。由此可见,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品质,培养优秀的班集体。

一、 营造良好的班风,提升班级的精神面貌

班风是一个班级整体形象的代表,其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因此通过良好班风的营造,可以实现提升班级精神面貌的目的。首先,班主任需要建立严格、合理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他们的意识中还存在很多的错误观念,所有还需要一些严格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小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必须要受到惩罚,进而自觉的遵纪守法。但是在班级的管理制度设置中还需要注重人性化,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而保证规章制度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对于学生的惩罚也需要创新,要保证既能够起到惩罚的作用,同时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比如如果有的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那么在下课期间必须要为同学们演唱一首歌,这样既起到了惩罚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除了硬性的规定外,教师还需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管理效率,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而教师作为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也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班主任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在学生面前塑造良好的师长形象,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2]。比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会强调学生不能迟到,那么教师首先需要保证自己不迟到。

班级中良好班风的树立还需要通过全体学生的努力,在共同的集体目标下引导学生不断朝着目标努力,进而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因此班主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班级活动来使学生明白如何做到热爱集体,热爱集体的意义等,进而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逐渐养成集体意识。

二、 做好班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班干部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辅助者,对班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班级干部的设立也有利于提升这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班级干部的选择中还需要保证公平、公正和民主性。当前社会的不良风气也会逐渐蔓延到小学校园中,会影响到小学生纯洁的心灵,所以班主任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在班干部的选择中防止出现专权形式,而是要遵循民意,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性,这样在以后的班干部工作中也会更加顺利[3]。同时,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演越烈,而且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教师也需要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比如在班干部的选拔中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竞争的机会,通过学生毛遂自荐的方式筛选候选人,进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性和表达能力;最后做好班干部的轮换机制,班干部的委任并不是终身的,因此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都可以进行一次换届选举,进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到班干部工作中的机会,激发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同时也使班干部在工作中能够尽职尽责。

在班干部的培养中班主任还需要能够信任班干部,并学会放手。教师通过对班干部的工作汇报,了解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好的现象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良的现象需要及时的制止和批评。信任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力量,所以在班主任的信任下,班干部的管理工作也会更突出。除了对班主任的信任外,班主任还需要对班级管理中的一部分事物放手,进而使班干部得到更好的锻炼,但是放手并不是对班级管理工作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适当的为班干部做出一定的指导,使班干部逐渐学会如何开展工作,如何与同学进行相处等,进而不断地提升班干部的综合能力[4]。

三、 注重爱的教育

虽然“管理”给人的感觉总是冰冷和生硬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爱的融入,提升班级管理中的人性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生与班主任更亲近,并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这样更有利于班主任走入到学生的心中。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够尊重学生,教师的评价和看法直接影響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情,小学生的心灵比较脆弱,渴望得到班主任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也需要能够从尊重学生的人格方面入手,注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小学生的年龄小,容易出现很多的错误行为。班主任必须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们感受到班主任的爱护,但是宽容不是纵容,虽然班主任要包容学生的错误,但是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惩罚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影响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还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探寻合理的管理途径,进而不断的优化管理,提升育人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琳耀.优化班级管理 提升育人品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经验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68.

[2] 吴娟.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技巧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69.

[3] 仝建强.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5(5):83.

[4] 陈丽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5(4):189.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小学阶段
浅谈藏族地区班主任管理工作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