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03余明敏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健康教学心理暗示初中体育

余明敏

摘 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理问题成为当下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很多中学生会因为各种生活压力而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越来越多的初中体育教学及健康教学中都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心理教学内容,希望能以此来缓解初中生的心理压力。积极心理暗示是初中体育及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心态的关键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初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促进初中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必须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

关键词:心理暗示;初中体育;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00

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包括家庭压力、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等,使现代的初中生心理负担越来越大,相应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教师只有不断向初中生给予积极心理暗示,才能增加初中生学习信心及生活信心,使他们能够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学习及工作。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关键,如果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合理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时,不会出现焦虑、怯场和自卑等心理。

一、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来树立学生自信心

众所周知,积极向上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给人以一种自信的感觉,这样的学生的自信心非常强。形成自信心的关键在于积极性心理暗示的应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信心,必须合理运用积极心理暗示。

第一,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并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同时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第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包括体育兴趣、体育强项、体育基础等,以便于更好地判断出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然后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积极心理暗示运用策略,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第三,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评价语,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性和公平性点评,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增加学生荣誉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体育锻炼自信心,对不敢表现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慢慢建立他们学习体育的信心[1]。例如,在进行“跳高”教学时,部分女生非常害怕,怕自己在跳高过程中摔伤,此时教师可以多说一些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如“你身体协调性很好,只要你勇敢练习跳高,一定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等激励性语言,让这些女学生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增加她们的勇气。果不其然,部分女生在听到鼓励的话后,努力地练习跳高,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来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第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是需要相互帮助才能练习好一些难度动作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来激发学生相互合作的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列举那些因为团结合作取得比赛冠军的案例,包括雙人羽毛球球比赛、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等,让学生了解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们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良好心理;第二,教师要多融入游戏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输团结合作的积极心理暗示,长此以往,便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从而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第三,进行心理暗示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具有合作性的体育教学,对于那些表现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要尊重他们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例如,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有的男生弹跳力很好,也具有自己成套的练习方法,教师不要一味地否定学生的练习方法,而是帮助学生改善练习方法,并鼓励学生将好的练习方法分享给其他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这样既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又锻炼了整体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利用积极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体育课堂中都会面临着不同难度的体育动作学习,如:体操学习、短跑学习、长跑学习及跳高学习等。有的学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学会难度高的动作,而有的学生则很难克服这些困难,学好高难度动作。而在体育课堂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具体应用如下:第一,对于胆子比较大的学生,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高难度动作。在学生练习高难度动作时,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工作,尤其是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教师至少要进行3次示范,尽可能降低高难度动作练习中危险事故的发生率;第二,对于胆子比较小的学生,教师要逐渐引导他们慢慢接触高难度动作,即先由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待他们有所进步后则鼓励大胆锻炼难度相对较高的动作[3]。例如,在急速跳远练习中,对于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先进行短距离跳远,然后逐渐增加距离长度。积极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除了能够应用到学生自信心树立、团结合作能力锻炼和克服困难中,还可以应用到学生相互学习和相互理解中。

四、结语

初中体育教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自卑、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得到缓解,最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给人的影响不同,积极心理能够提高人的自信心,而消极心理则会增加人的自卑心。所以教师需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提高体育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或比赛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信心基础。

参考文献:

[1] 樊静,郭飞.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6):546.

[2] 冯岩松,李永刚.浅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02.

[3] 唐书华,林阳.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激励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3(8):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教学心理暗示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
利用积极从众心理加强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