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顺利地从写话走向写作

2018-02-03王永胜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低年级作文教学小学

王永胜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写作主要由写话和写作两个阶段构成。对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写话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写话时做到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无病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谋面布局的常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样,小学生一定就可能写出好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8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公认的教学难点。从学生发展过程来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小学生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没有重视写话训练,使学生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没有形成。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作文难的局面就必然要从学生的写话训练开始。

一、重视对学生写话训练,为提高写作能力准备做好准备

从学生能力形成过程来看,写话是进行写作的基础,只有在一二年级对学生有效进行写话训练,才能在三年级顺利地形成写作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写话兴趣,为写作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

对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书面表达能力几乎为零。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教师可以先从学生口头表达兴趣的培养开始。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各种时机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使其口头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清晰明了的基础上向言简意赅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不仅能说出意向明确的内容,更要说出没有病句词语准确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在用口头表达的同时,学习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逐步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让学生在写话中体验到乐趣,让学生对写话这种表达方式发生兴趣。

(二)引导学生从模拟情景中的写话过渡到真实情中景的写话

在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最容易让学生有话可写的形式就是看图写话。在进行训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图画,先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如指导学生观察和叙述的顺序,图画内容的含义,以及多幅图片间的关系等,使学生能够提炼出最精煉的口头语言,并用书面用语表示出来。

当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看图写话的能力后,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真实动态情景下写话能力的训练。此时,写话训练不仅要注重对情景内容本身的描写与叙述,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从而使学生的写话从内容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为以后写作能有新意和深度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从实情实景中的描写过渡到能融入合理的想象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作文写作来讲,最常见的体裁就是记叙文的写作。但在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将记叙文写成了流水账,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合理的想象,不能对所要记叙的事情进行由表及里的描述。要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的训练,让学生所写内容能够表现出多样化,表达出不同学生的不思想和观点。

二、重视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写话转向写作

写话是对学生进行句和段的训练,而写作是对学生进行篇的训练。对句和段的写作来讲,主要是讲求内容的准确性和精练性。只要学生能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但写作不仅要讲求内容的准确性和精练性,更要讲求整篇文章的结构与布局。要实现由写话到写作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有扎实的写话功底,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文章结构与布局的指导。

(一)立足课文,让学生学会读写结合

课文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与参考。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写作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特别是一些文章结构与布局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要让学生从课文每一句、每一段的分析入手,了解如何进行写作。特别一些精彩的语句不仅让学生明白其精彩的原因,更要让学生进行背诵,为学生写作储备语言素材与参考,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将这些精彩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习作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要从课文整体入手,让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认识到课文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特别是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让学生依照课文进行相关主题的习作训练,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课文的引领下学会作文的一些方法,使自己的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水平。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鲜活

写作不是无源之水,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一方面,在让学生写作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在写作中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表达出来,把真实的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抒发健康、积极、向上的真情实感。同时在学生学习写作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鼓励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文来。

三、从重视对写话的修改走向对写作的修改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重视对作文的修改,并让学生掌握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从对写话的修改入手,学会对写作的修改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句与段组成的,好的文章首先要有好的遣词造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修改能力的培养,做用词精炼准确,无错别字,无病句。通过这样的训练,当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自然就会养成对每一句话都进行精雕细琢的修改习惯。

(二)从局部的修改入手,学会对全文的修改

对文章的修改除了对语言文字的修改就是对整个文章结构与立意的修改。从结构上来看,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做到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在立意方面上,要做到主题鲜明材料新颖,使整个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当然这样的训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多次才能实现。

总之,要想让小学生能顺利地写出好的作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话的训练,使学生的所写作文达到句通理顺,表达准确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初步懂得一些谋面布局基本常识,激发学生的真情实达实感,小学生也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孙火丽. 为学生搭建从“写话”走向“习作”的桥梁[J]. 作文成功之路, 2015(2).

[2] 黄秀妹. 写话,为作文起步教学架起“彩虹桥”[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级作文教学小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