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8-02-03程勤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立意写作能力兴趣

程勤

摘 要: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策略有: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要养成让他们多阅读的习惯;要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与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家长对学生完成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文章。

关键词:写作能力;兴趣;创新;立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84

众所周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加工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提高的过程不尽相同。但是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前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获取认知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引导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品尝,去用心灵体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注重细节,抓住事物的本质及主要特征,并坚持每天写观察笔记,内容可丰富多样,既可写景物,也可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其次,培养学生“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的精神,只有亲自体会,亲自参加,才能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文章,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才会被激发,浸润着自己情感的文思才会如泉涌,笔下才会生风,写出的文章自然如行云流水,词采飞扬。

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导向,寻找并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利用他们的关注点及兴奋点布置写作任务,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会空前高涨,写作欲望也最强烈,写出富有自然情趣和激情的作文。

二、阅读积累,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基石

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课内读文,品读课文,可积累好词佳句,内化作者的情感,。广泛读书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弥补学生体验生活的不足,可以使他们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和生活感受,还可以博采众长,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所以说,通过读书,学生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提高了思想认识,情感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激情就會有增无减,从而让学生达到厚积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三、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进行作文教学的捷径

在写作中,想象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想象作文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富于幻想是小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们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多为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最大限度减少对他们的束缚,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激情一定会有增无减,让学生纵横驰骋,合理想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地表述出来。比如:在一次作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假如我会变》,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最大心愿,再说说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你变成了什么?最后让学生想想,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各抒己见。紧接着,我让学生拿起笔,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自己想到的快速写下来,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就写成了。

四、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是文章成功的关键”。审题方法有三:(1)审对象和体裁。即看一看题目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诗歌等。(2)审题目的限制范围。即进一步明确题目的选材范围,文章的写作范围表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数量的多少和内容等方面。(3)审题眼。即专注题目中的情感体验,也就是揭示思想意义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例如:《记寒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文题中“记……事”表示文体(记叙文),又表示内容(事),而“寒假中”是时间范畴,“一件”是数量范围,“有意义”则是“题眼”,文章的中心就要从“有意义”中引申出来,这便是“立意”了。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和感情倾向就是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立意的核心理念是:真、善、美。因此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不拘一个动作,一次谈话,甚至对生活中的某一场景,让学生多种感官器官共同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立意有创新”的 作文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五、评改结合,激励赏识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们在写作文中也应该注意修改作文和讲评作文相结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教师评改、交互评改。

教师评改,要从中心、材料、结构、语言、写作特点几个方面分析评价学生的作文。评改时,通过眉批旁注,放大优点,激励学生。全方位批改,仔细找出习作中的不足,以肯定表扬为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另外,评改时,教师多采用符号批改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反馈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还可以采用适当的面批指导,面对面的交流,与学生讨论作文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帮助。

交互评改,小组同学参与互改,这也是唯一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文的“捷径”。互评作文,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另外,在互评互改中,学生会主动自觉的那别人的作文跟自己的作文对照,在比较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有利取长补短。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激发他们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有条理、有中心的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我们进行文字交流。

参考文献:

[1] 程行军.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07(8).

[2] 石启奎,徐西遵.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 2006(8).endprint

猜你喜欢

立意写作能力兴趣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