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

2018-02-03李一功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解题方法高中生物

李一功

摘 要:生物是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随着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不断改革,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遗传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查的主要方面,加强高中生物遗传学的学习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一般方法入手,针对高考生物中容易出现的题型及容易考查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62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其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等多方面[1],高中生在最初学习遗传学时往往理不清头绪,更遑论解答遗传试题,只有充分学习遗传学知识,把握遗传试题的规律和特点,学会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才能掌握更加快速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真正学习到生物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本文主要就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一、 解答生物遗传题的常规思路

从考查的题目类型来分析,解答高中生物遗传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正推法和逆推法,具体选择何种解题思路主要是取决于题目类型和题目所展示的相关信息。当题目中给出父母的相关基因信息,问及推断后代的基因类型、患病情况等,该类题目则适合用正推法,主要是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来解答。相对而言此类题目较为简单,多适用于初次学习高中生物遗传学的学生,作为引导性的题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而高考中所涉及的内容难度均极大,往往需要逆推法的解题思路进行解答。一般而言题目中会告知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然后根据题目其他特定的相关信息来求知前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难度更大的题目可能会让学生推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基因型及表现型。针对此类题目,高中生应明确需要采用逆推法,然后再利用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题目解析。首先根据题目已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初步推断亲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其次利用題目中告知的子代基因型和某些特定的基因信息,最终确定题目中涉及的所有人的基因型,然后计算相应的疾病遗传概率等内容。总而言之,从宏观方面来分析解答生物遗传题只有正推法和逆推法两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掌握这两种解题思路便能有效解答生物遗传学中的所有问题。

二、 多对性状遗传的高中生物遗传题解答方法

在高考中生物遗传题一般会涉及多种性状和基因型,相较于考查单一性状生物遗传题,遗传性状种类越多则题目的难度越大,其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便越复杂,高中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往往不知从何种理论定律下手,缺乏清晰完整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其实针对多种相对性状的遗传题需要遵循一定的解题步骤和方法,高中生应明确在此类题目应先解决哪些问题后解决哪些问题。

第一步应先判断题目中涉及的性状遗传是何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并非题目涉及的所有遗传性状均属于同一种遗传类型,因此需要一一鉴别分析。性状遗传分为两种类型,即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而细胞核遗传又分为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而如何确定性状的遗传类型需要根据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辨别。当题目中明确指出了基因的位置,则难度相对较小,高中生可以明确了解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而当题目中明确告知基因的位置位于叶绿体和质粒上时,则在解答相关题目时应遵循细胞质遗传的规律[2];还有一种情况是当题目信息中没有明确基因的相关位置,则需要利用相交规律来判断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当子代的性状全表现为母代的性状时,可判定为细胞质遗传,反之则不然。

第二步应该进一步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针对性状遗传为细胞核遗传的情况,当高中生通过正交、反交确定了性状为细胞核遗传,需要进一步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当子代中表现型比例与雌雄个体的比例不同时,则能够判定为是性染色体遗传,尤其当只有雄性个体具有某种表现型而雌性个体没有时,基本可以确定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当把亲代的基因型进行正交、反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并非均表现母代的表现型,则说明属于性染色体遗传;利用性状的显隐性也可以判别是遗传类型,当父代表现为显性性状,而其后代中雌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时,则说明为常染色体遗传。

第三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要想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性状的显隐性,高中生主要需要观察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当母代中未有患病者,而子代中有患病者则说明为隐性遗传,当母代中存在患病者而子代中出现未患病者则说明为显性遗传。如何准确判断性状的显隐性主要有以下方法: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时,具有相同性状的亲代进行正反交,当子代中出现表现型与亲代不同的情况时,则说明亲代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当性状完全不同的亲代进行正反交时,子代只出现母代或父代的性状时,则子代出现的一方所表示为显性性状,而且同时可以判断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当题目中已告知性状是伴X染色体遗传时,利用相对性状进行正反交,当子代中所有的雄性个体性状与母代相同时,则说明性状为显性性状,当存在新的分离性状时则说明为隐性性状[4]。综合上述过程和方法,可以总结为“隐性遗传看无病,显性遗传看有病”,亲代无子代有则是隐性遗传,亲代有子代无则是显性遗传。

三、 学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答生物遗传试题

基因自由分离组合定律是基因学的基础性理论,根据自由分离组合定律可以推断子代或亲代的基因型,推断方法同样分为正推法和逆推法两种。

在生物学遗传题解题中通常会采用隐性纯合子来突破问题,观察其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能够有效鉴别题目中母代或子代的基因型。例如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试问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及小羊的基因型。要利用隐性纯合子方法进行突破,首先根据题目的相关信息列出关系图示,其次利用后代中有隐性纯合子进行突破,由于子代有黑色小羊,基因型为bb,所以双亲中必有一个b基因,而双亲又均表现为白色,为显性性状,故推导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Bb[5]。endprint

除卻上述方法,也能够利用分离比例来解题,一般当子代的性状比例为3:1时,则说明亲代均为杂合子,且比例较大的为显性性状;当后代的性状分离病例为1:1时,则说明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当后代的性状均表现为性状时,则至少有一方为纯合子,亲代的基因型则有4种情况,包括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均为显性纯合子、一方为显性纯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一方为显性纯合子,一方为杂合子[6]。针对性染色体的性状遗传试题同样可以运用自由分离组合定律来解答相关试题,伴性遗传主要是分为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当性状相同的亲代进行杂交后,若是其子代均表现为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则说明母代为纯合子,且父代为显性性状,当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情况时,则说明母代为杂合子,而父代既可为显性性状又可为隐性性状,主要根据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例决定;二是当性状不同的亲代进行杂交时,若是后代雌雄个体的性状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且表现单一,则说明母体为隐性纯合子,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各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母本为显性杂合子,父本为隐性个体,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母本为显性纯合子,父本为隐性个体[7]。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思路,从一般方法到具体思路均做出了详细的概述,针对高考生物中容易出现的题型及容易考查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期能够有效帮助高中学生理清解答思路,构建清晰的生物遗传学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进而更加灵活的运用于实际问题和习题中。

参考文献:

[1] 梁林凤.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9):76.

[2] 宋颖.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209.

[3] 张克芳.浅析高中生物遗传学习题的解析技巧[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3(15).

[4] 王泽林.浅析高中生物遗传概率题型的解题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0).

[5] 徐引锋.浅谈高中生物遗传判定题解题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7).

[6] 张二龙.“三图”巧解高中生物遗传学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

[7] 刘亮.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J].考试与评价,2017(8).

[8] 汪兴琴.探讨高中生物遗传类题型解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题方法高中生物
百花齐放,多种方法助力中考数学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