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03朱振仪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朱振仪

摘 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一些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开始在小學数学教学课堂中开枝散叶,其中小组合作模式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55

新课程标准实行之后,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了不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其中小组合作模式因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良好表现得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推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质量,可尝试性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概念简述

所谓小组合作模式,指的是教师根据班级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对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共同探讨的问题,由小组内成员针对此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在相互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看到自身不足,并通过集思广益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小组合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意识,在相互协作中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把握一定的要点,具体来说应当开展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轻松的氛围源自于内心的愉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是营造轻松数学课堂氛围的有效办法。根据当前发展理念,小组合作模式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当以“容易理解”为原则,使各组学生能够借助现阶段已掌握的知识对所要探索的新知识领域有合理的假设与猜想。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够获得理想效果,首先要看创设的问题能否对学生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能否使其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获得一定的内心满足。因此问题的创设应当难易适度,过于简单会使组内的学生没有讨论热情,而难度太高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内心紧张。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几分之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猴子哥哥从树上摘了一把香蕉,要将这些香蕉分给弟弟妹妹吃,共有4只小猴子,香蕉共有12根,小猴子哥哥把这些香蕉的3/4分给弟弟妹妹,大家觉得这样分的公平吗?为什么?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深入地讨论下去,因而问题要以难易适中为原则,同时要力求问题的生活化、具体化与形象化。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保持精神集中,小组讨论也才更有效。

(二)科学划分数学课讨论小组,创新座位排列组合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就需要科学地划分数学学习合作小组成员。数学教师应当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按照每位学生在成绩、兴趣和性格方面的差异化表现,科学地作出小组划分,确保小组合作讨论能够良好的推进。在小组人数方面,我认为每个小组的人数应当介于5~8人之间,人数过多难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人数过少则无法保证讨论的广泛参与性。在座位的布置上,传统的课堂都是成排成列的,呈田字型分布,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我认为可将座位排列为“O”型或马蹄形,这样有利于学生面对面讨论,而且方便教师走下讲台穿梭于各小组之间,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辨伪存真的指导。

(三)做好预习引导,让学生预知合作讨论的内容

一堂课仅有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为使小组讨论更加高效,教师应当在合作讨论之前向学生透露所要讨论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准备,通过提前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对下节知识提前预知并充分吸收。做好与此引导能够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可以提升合作讨论的质量与效率,避免学生对讨论的话题无所适从。二是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巩固学习基础,提升对合作讨论中涉及的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良好的合作学习课堂环境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也是确保小组合作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的可靠保障。实际上,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自尊心更强,教师要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阴影,让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敢于发言,就需要走入学困生群体,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对其点滴进步予以褒奖,与之进行无间隙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应多向学生传达善意的眼神、带有鼓励语感的言辞,进一步拉近师生感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其产生深刻影响,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鼓励眼神都会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心鼓舞。正如陶行知所提出的爱的教育,只有对学生表现出无私的爱,才能让学生对自身产生高度的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战胜数学学习困难抱有信心,更加热爱数学这门课程,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言,要使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真正让学生从中受益,使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在相互协作过程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攻克学习中的困难,小学数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努力,注重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划分小组成员,提前做好预习指导,并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最大化发挥出小组合作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效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于德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01355.

[2] 隋洪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0).

[3] 马苏燕.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4] 杨为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