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构建以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8-02-03李蓓蓓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学

李蓓蓓

摘 要: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4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一、创设有效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游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恰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将数学知识寓于其中,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情境:教师首先制作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花,将其放在一个纸箱中,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看谁猜的又对又快。”学生的热情纷纷高涨起来,精力也变得高度集中,教师先抽出一朵黄色的小花,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的花?”学生回答:“黄色”,然后教师抽出一朵红色的小花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的花?”学生回答:“红色”,之后再抽出一朵蓝色的小花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的小花?”学生回答:“蓝色”,依次反复几次,就可以使学生逐渐明白其中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规律的分析能力。

二、灵活使用数学教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分析教材的阶段学习目标,把握教材知识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几倍求差”和“几倍求和”这类问题的时候,学生很难掌握“差倍”和“和倍”的问题,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无法避免遇到这类问题,但由于教材中没有把“差倍”和“和倍”作为知识点进行要求学生掌握,但为了熟练解答这一类问题就必须要了解甚至掌握“差倍”和“和倍”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设未知数,但这是高年级学生才会学习的方法,低年级学生并没有掌握,而且也还没有能力掌握,如果硬要生搬硬套,学生肯定掌握不了,因此,我们就要灵活使用教材,重新整理教学思路,将“差倍”“和倍”的问题和“几倍求差”“几倍求和”这类问题整合起来,突破学习难点。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拥有五个苹果,而小丽则是小明拥有苹果个数的7倍,那么小明和小丽两人共有几个苹果?还有一道题目是:小丽和小明一共拥有四十个苹果,已知小丽拥有的苹果是小明拥有苹果数量的7倍,那么小丽和小明两人分别有多少苹果?第一个问题是“几倍求和”,而第二道题目是“和倍”问题,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采用画线段的方式,首先画一条短的线段表示小明拥有的苹果数量,然后画一条长的线段表示小丽拥有的苹果数量,长的线段是短的线段的七倍,看到线段学生就能够明白可以把苹果的数量看作8份,小丽拥有7份,小明拥有一份,然后利用所学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得出小丽拥有苹果的个数:40 ÷ ( 1 + 7)= 5 个,5 × 7 = 35 个。因此,我们要灵活使用教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三、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不能保证教学会按照预设的方向前進,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状况,所以,我们要善于捕获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保证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的进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的时候,原本教学计划是让一位学生拨珠,然后其他的学生写三个典型的数:4305、3003、3600,接着引导学生认识0的作用,让学生明白0位于结尾和中间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却将“4305、3003、3600”写成了“04305、03003、03600”,这时,要立即调整教学计划,让学生思考这几种写法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有一位学生回答道:4305是因为十位数没有珠子,3003是因为十位数和百位数没有珠子,3600是因为个位数和十位数没有珠子,而万位数没有珠子需不需要加0就不太清楚了;还有一位说道:万位数没有珠子就要写0;另外一位学生说道:万位数没有时不需要加0;还有一位说道:万位并不是最高的,如果万位数要加0,那么就写不完了,而且生活中也不存在这样的数。最后,再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万位数加0,什么时候万位数不加0,这样一来,原本的一个错误就变成了精彩的生成,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知识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时候,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折一折、剪一剪学生发现这些实物都是对称的,对折后中间会有一道折痕,然后我为学生补充知识,让学生知道这道折痕叫做对称轴,接着让学生回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突出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操作实践活跃课堂氛围,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秦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

[2] 张海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20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