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2018-02-03郭琳

学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小学语文

郭琳

摘 要: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着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丰富了语文教材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对于儿童语文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儿童文学,并加以利用。因此,教师应积极探讨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21

儿童文学应用到语文教材中,是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要求,不仅丰富了儿童的知识,还开阔了儿童的视野。儿童文学是一种专门为儿童所创办的阅读刊物,里面收入的内容都是适合儿童身心成长的内容,丰富的内容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提升儿童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满足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逐渐融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极大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对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其儿童文学素养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不高,虽然学校也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二) 未充分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丰富多样的体裁,最为常见的文学体裁有童话、寓言、儿歌、儿童故事、儿童诗和儿童小说等,儿童戏剧、儿童散文、儿童影视和儿童曲艺也是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的体裁十分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儿童文学的了解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把握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这就导致无法发挥儿童文学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进行童话体裁的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对于童话体裁的了解,主要围绕在叙事、虚构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上,对于作品的内涵极少去研究,教学中只是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无法了解到这些写作手法是为了突出作品的內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未能充分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有着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只有语文教师在自己拥有良好的文学素养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把握住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的文学素养不高,无法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另一方面,即便教师可以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在教学中也经常忽视,往往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进行文学作品的思考,无法感受到儿童文学中那些质朴、纯真、变幻的美学特质,取而代之的是成人的现实和世俗思想。这就造成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作品讲解,偏重对词语和句子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偏离了儿童文学作品和教材的制作初衷,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的培养。

二、相应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又影响到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促使儿童文学发挥积极作用,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首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念更新,认识到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的积极作用。其次,教师不断提升儿童文学素养,加大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站在儿童的视角来感性地认识儿童文学作品,更好的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最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依靠自身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二)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由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形式十分丰富,在多变的文学体裁中,教师需要掌握文体的特点,才能实现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掌握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学习。正是由于儿童文学作品同其他文学作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字作品的教学中,需要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合理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制定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积极作用。

(三)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作品是针对儿童而创作的作品,其中包含了质朴、纯真、欢乐、变幻、稚拙的美学特质,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得到培养。此外,儿童文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美好品德的歌颂,可以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儿童审美能力的提升,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才能促进儿童文学教学的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换位思考的形式,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心理、行为、生活等特质来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来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依靠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儿童文学作品,感受其中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使学生逐步对善恶喜好有了自己的认识。依靠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思想引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品是一种专门针对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有着丰富的体裁形式,以及独特的文体特质和美学特质,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去阅读儿童文学,从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出发,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欣赏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儿童文学的内涵,掌握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质和审美特质,引导学生来学习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蜜霜.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6).

[2] 卢飞.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一代月刊, 2017(1).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小学语文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