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程序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2018-02-01熊明慧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闭式心源性胸腔

熊明慧

(高安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高安 330800)

胸腔积液是充血性心衰患者的重要体征,而中等和大量的胸腔积液限制了肺部扩张,导致肺压缩和肺不张,引起咳喘和呼吸困难,加重了低氧血症,从而加重心脏缺氧和加重心脏前负荷,让心衰更加严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1]。所以对于中、大量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也成为了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后的重要救治手段,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因其导管细软,组织相容性好,利于固定保持,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近年来成为胸腔闭式引流的常用手段[2]。为了探讨积极的护理程序干预在心衰合并胸腔积液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护理程序干预在心衰合并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42例充血性心衰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44~80岁,平均(63.5±6.95)岁。均确诊为心衰,胸片和B超诊断中大量胸腔积液,其中基础疾病有冠心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心功能(NYHY分级)Ⅱ—Ⅳ级。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4~79岁,平均(63.4±6.94)岁;观察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45~80岁,平均(63.6±6.96)岁。2组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2组均行中心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操作方法:根据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患者取面向椅背端坐位,不能起床者取床上端坐位或半卧位,按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试穿刺,穿刺针进针有突破感,见有胸水流出,固定穿刺针,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由导丝处再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至所需长度,退出导丝,接注射器抽出适量胸水后,用三通连接肝素帽和引流袋,穿刺点用缝合线将静脉导管固定于皮肤上,外贴3 M透明敷贴,并用胶带固定于胸壁上。根据病情导管末端连接引流袋,每日定时引流胸腔积液。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护理程序干预护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症状体征,心肺功能,病史,用药治疗史,饮食生活习惯,心理性格特征等,根据患者详细评估情况作出护理诊断,订出护理措施;常见的护理诊断有气体交换受损,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等。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氧疗、体位和休息。心衰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因肺扩张受限,呼吸困难缺氧,氧疗纠正缺氧对改善和保护心脏功能、器官损害和提高活动耐力都有重要意义,氧疗方法有鼻导管吸氧(2~4 L·min-1)、面罩吸氧和无创正压通气吸氧;心衰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者因呼吸困难症状严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必要时双腿下垂,行胸水引流后呼吸困难等症状会立刻得到很大的改善[4],但是仍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活动耐力,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监测活动过程中的反应,顺循渐进慢慢增加活动量,协助和指导患者生活自理。2)饮食和出入量护理。给予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适量为宜,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5 g以下。记24 h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胸腔引流时不超过30 mL·min-1,每天不超过1000 mL[1]。3)心理护理。心衰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因病程长病情重虚弱,常伴恐惧焦虑心理,对置管心理负担很大,所以置管前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增加患者信心,而引流后症状很快得到改善,患者容易出现麻痹大意心理,所以仍然要注意嘱咐患者遵守医嘱和护嘱,注意休息和饮食。4)病情监测用药护理。观察ACEI、B受体阻断剂、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做好患者用药指导。5)皮肤护理和管道护理。心衰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常伴有水肿,要帮助患者保持皮肤干燥,注意翻身,每班评估皮肤状况;置管处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每日碘伏消毒并更换3 M敷贴,并观察穿刺点颜色,管道固定牢固,防止脱落堵塞。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引流情况、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并发症包括引流不畅、引流管堵塞、留置管脱出、感染、气胸和肺复张后肺水肿等[5];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以百分比分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引流时间与引流量比较

观察组引流时间为(58.36±4.77)h、引流量为(536.3±205.4)mL,对照组分别为(76.86±5.77)h、(863.5±253.2)mL,观察组引流时间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0、6.856,均P<0.05)。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导管堵塞1例,拔掉导管后B超检查胸水极少,无需再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落2例,穿刺处红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8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2,P<0.05)。

2.3 舒适度和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临床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均为95.23%(20/21),对照组均为71.42%(15/21),观察组临床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0,P<0.05)。

3 讨论

心源性胸腔积液是充血性心衰患者常见体征,中、大量胸腔积液对患者肺部造成挤压,使肺部扩张受限,引起呼吸困难,加重低氧血症,使得心衰与体循环淤血加重,进一步导致胸腔积液再增多。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因其管径小,组织相容性好,易固定,可以立即减去胸腔压力,使得肺部复张,使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而心源性胸腔积液又有其特殊性,因为心源性胸腔积液随着心衰的加重又会反复出现或加重[6]。为提高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笔者采取了连续系统的护理程序干预护理,使得患者在引流置管前后得到系统措施护理,加强管道护理的同时更注重患者心理、饮食、活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使得患者胸腔积液引流量和时间都缩短,并发症减少,舒适度和对护理满意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证明了心衰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行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时,护理程序护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采取积极系统的护理程序干预措施,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 舒振林,肖小强.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生,2011,21(13):149-150.

[2] 楼肖阳,张宗绵.ICU重症胸腔积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6,12(2):138-139.

[3] 武建琴.浅谈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源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4391-4392.

[4] 田波,张春生.持续性胸腔引流治疗心源性胸水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生,2012,15(14):66-67.

[5] 黄丽琴,袁如萍,贺春英,等.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2(10):72-74.

[6] 张志忠.心源性胸腔积液73例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2(19):70.

猜你喜欢

闭式心源性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