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

2018-01-31唐淑华王玲力鞠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胃管毒物胃液

唐淑华 王玲力 鞠楠

小儿误服药物或毒物中毒为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之一, 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见, 洗胃是抢救此类患儿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洗胃将患儿体内的药物或毒物及时、有效的清除, 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或毒物的吸收, 减轻对各个脏器的损害。为了提高洗胃技术的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 许多临床专家一直致力于洗胃技术的研究与改进, 现将洗胃时机、胃管的种类及选择、置管方式与改进、插入深度、洗胃液温度与用量、体位、洗胃液的选择及洗胃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1 洗胃时机

当诊断明确后, 除外强酸、强碱中毒, 应尽快采取洗胃急救措施, 越早采取效果越好。临床上普遍做法是在发生中毒后的6 h内采取洗胃措施, 如中毒时间>6 h, 则大部分毒物已吸收进入体内, 此时如采取洗胃治疗效果不显著。中毒时间虽已>6 h甚至更长时间, 呕吐物中或洗胃液中仍闻有有机磷农药味, 因此在临床上不能因中毒时间>6 h而放弃洗胃治疗[1]。潘德田等[2]通过对3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认为, 有机磷农药中毒即使>6 h甚至24 h仍要进行洗胃, 因为中毒72 h的患儿死亡后, 尸检切开胃时仍有很浓的农药味。目前一致认为, 对有机磷类中毒者应不受时间限制, 应该立即、反复、彻底地洗胃[3]。

2 胃管的种类及型号选择

恰当地选择胃管直接影响洗胃效果。为了提高洗胃效果, 有人将胃管的管壁增加了侧孔, 避免堵管情况的发生。还有使用导尿管、肠营养管以及改良气管导管等进行洗胃。胃管的型号应根据患儿年龄选择, 在排除鼻腔水肿和狭窄的情况下, 尽可能选用较大型号的胃管, 避免堵管的发生。胃管韧性、弹性和硬度适宜, 胃管前端带有侧孔的可以充分接触胃壁, 更利于清除药物或毒物, 减少胃管堵塞的情况发生, 缩短洗胃时间;如果采用经口插胃管, 胃管的口径较经鼻插管的口径粗, 也利于药物或毒物的清除, 缩短洗胃的时间。

3 置管方式与改进

置管方式分经口和经鼻插管, 经鼻插管优点是利于固定, 患儿呕吐不会将胃管吐出;缺点是鼻腔狭窄或水肿时导致下管失败、困难以及鼻出血等情况。经口插管优点是可插入较粗的胃管, 保证通畅性;缺点是易引起呕吐, 患儿容易将胃管吐出。李海霞[4]对胃管的置入进行了改良, 改良后与改良前最主要区别是使用一次性牙垫, 插管前将一次性牙垫置于患儿的上下臼齿间, 将胃管从牙垫的中间孔道内插入口腔进入胃内, 护士一只手固定牙垫和胃管, 另一只手操作电动洗胃机, 不仅利于胃管的固定, 同时也有效减少对患儿牙齿、牙龈和口腔黏膜的损伤。在此基础上本院再次改良, 提前3~5 min让患儿口服利多卡因胶浆, 减轻对咽喉部的刺激, 减少呕吐的发生, 再将胃管从牙垫边缘插入, 不从椭圆形孔道内穿过, 确认在胃内后, 采用气管插管固定法将胃管与牙垫用胶布固定, 减少吐管和脱管的情况发生。

4 胃管的插入深度

临床上大多数医务人员还是采用传统法对胃管的深度进行定位:鼻尖-耳垂-剑突或前额发际-剑突的距离, 插入长度约为45~55 cm。某学者研究发现, 采用传统方法插入的深度胃管的顶端只能到达贲门部, 胃管的侧孔没有完全进入胃内, 导致洗胃不彻底, 胃内仍有毒物残留, 增加毒物的吸收。高菊[5]认为, 插入的深度应为前额发际至脐部的距离, 可使胃管头端到达胃底或胃窦部。将胃管插入(62.27±5.26)cm, 无论患儿采取何种体位, 均可使洗胃液流出迅速而通畅, 缩短洗胃的时间, 且洗胃后患儿发生腹痛、胃出血的情况明显减少。

5 洗胃液温度与用量

5. 1 洗胃液的温度 在临床洗胃时较容易被忽视, 通常认为温度以25~38℃为宜。据报道[6, 7], 洗胃液温度以30~35℃最为适宜, 因为该温度接近人体的体温, 液体进入胃内后对机体产生的刺激较小。如果温度过热可使胃内血管扩张, 加速毒物的吸收, 使中毒加重;过冷引起寒战, 则加重病情。也有研究表明, 采用固定冷热比例法将洗胃液温度控制在35~37℃的恒温, 有效地控制洗胃液的温度[8]。

5. 2 用量 用量是影响洗胃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洗胃液量过少, 则洗胃不彻底、毒物有残留;洗胃液量过多, 容易发生急性胃扩张, 并促使毒物进入肠道加重吸收。一般<5岁患儿洗胃液的总量为1000~2000 ml, 5~10岁为2000~3000 ml为宜。洗胃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容易发生脑水肿和肺水肿[5]。根据患儿年龄决定每次灌入量, 应为同年龄胃容量的1/3为宜, 杨兰等[9]认为每次注入洗胃液的量不宜过多, 按15 ml/kg计

算, 最大量≤250 ml, 每次灌入量和洗出量應相等。

6 体位

以往患儿采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或左侧卧位, 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陈雅琴[10]认为洗胃时应采取头低左侧卧位, 使头、颈 、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其目的是将胃大弯处于左侧位, 可使水流方向与胃的走向一致, 可使毒物得到充分稀释, 同时又可防止误吸发生。卧位能使毒物集中于胃的最底部, 有利于毒物的吸出, 还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 使不良反应减少。唐鲜艳等[11] 研究表明, 变换体位洗胃法由原来采用头低足高左侧卧位改为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和仰卧位交替更换, 及留置胃管间断、重复洗胃的方法, 能明显提高有机磷中毒患儿的洗胃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认为在上述基础上同时调节胃管插入的深浅度, 在洗胃过程中适当地变换胃管角度, 保证每次洗胃液量要充足但不能过多, 使胃内壁的各个角落得到彻底地清洗, 不留死角, 最后保持左侧卧位, 再吸出洗胃液。采用变动体位的方式进行洗胃, 可以有效避免洗胃时残留死角、不彻底等问题, 更加有效、完全地清除有毒物质。

7 洗胃溶液的选择

根据毒物的性质和种类选择洗胃溶液, 在中毒物质不明确时, 选择用生理盐水洗胃;当中毒物的性质和种类明确时, 首先选用其对应的拮抗剂溶液洗胃效果较好, 可以降低毒性, 减少毒物的吸收。近年来在诸多学者的研究下, 洗胃液的配方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良, 王娜等[12]认为使用钠盐、钾盐洗胃液洗胃能使平均动脉压下降, 防止低钾、低钠血症的发生。罗天玉等[13]认为采用纯净水加氯化钠洗胃, 能避免低钠血症及血压下降的出现, 减少了肺水肿及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百草枯中毒较多见, 采用活性碳、思密达和甘露醇洗胃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endprint

8 洗胃方法

儿科的洗胃方法有注射器人工洗胃法和中心负压洗胃法, 儿童不宜使用电动洗胃机, 以免压力过大损伤胃黏膜, 造成胃出血及穿孔。刘金金[14]提到洗胃-洗食管-再洗胃法、间歇脱机洗胃法、动态改变胃管洗胃法、变换體位洗胃法、间歇小容量球囊洗胃法, 均收到不同的临床效果。林勇

敢[15]、杨桂梅[16]通过临床实践证实, 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采取剖腹洗胃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显著降低死亡率, 促进康复, 减少中毒后遗症的发生, 对临床医护人员抢救严重的中毒病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9 小结

洗胃效果直接影响中毒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掌握正确、有效、科学、人文的洗胃技术, 达到最佳的洗胃效果, 仍需要对洗胃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改良, 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技术与服务, 提高中毒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莎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方法及护理.当代医学, 2009, 15(25):117.

[2] 潘德田, 李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观察.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0, 22(3):190-191.

[3] 王维.浅谈有机磷类中毒的临床护理及其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25-326.

[4] 李海霞. 急性中毒洗胃护理新进展. 当代护士, 2016(10):11-13.

[5] 高菊.小儿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8(4):911.

[6] 刘东顺.恒温逐量间断洗胃法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河北医药, 2010, 32(22):3187-3188.

[7] 张琴光.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方法的改进.护理学报, 2012, 19(4):63-64.

[8] 徐伶, 褚安红.固定冷热比例法配制洗胃液在急诊洗胃中的应用.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3, 23(2):393-394.

[9] 杨兰, 郭畅.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体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62-63.

[10] 陈雅琴. 洗胃的护理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60):20-21.

[11] 唐鲜艳, 张翠兰. 改进洗胃方法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2(5):95-96.

[12] 王娜, 岳红霞.口服药物中毒洗胃患者洗胃液的改良与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2):318-319.

[13] 罗天玉, 张红梅, 陈凤玲, 等. 纯净水加氯化钠在洗胃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急诊杂志, 2013(3):125-127.

[14] 刘金金. 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护理研究进展. 临床护理杂志, 2014, 13(5):45-48.

[15] 林勇敢.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剖腹洗胃26例效果观察.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17(7):62.

[16] 杨贵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洗胃方法效果比较.护理学杂志, 2010, 25(11):21-22.

[收稿日期:2017-07-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胃管毒物胃液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胃液为什么不会溶解掉我们的身体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毒物分析鉴定的评析及其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2016年江门市某制革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2016年佛山市某涂料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家常“毒物”有替代方案
吃饭时喝水会不会影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