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肝衰竭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效果分析

2018-01-31刘迎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护理干预

刘迎阳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衰竭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效果。方法 102例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肝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肝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肝衰竭;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97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肝细胞大量坏死的严重肝脏损害, 其症状主要为肝性脑病、肝腹水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其是所有肝脏疾病类型中病情最为凶险, 死亡率最高的病癥之一, 发展迅速, 预后不良。因此, 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1]。目前, 对肝衰竭主要采取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然而在治疗期间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因此, 要给予高度重视, 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肝衰竭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本院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肝衰竭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肝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1例。观察组男35例, 女16例;年龄29~70岁, 平均年龄(41.3±9.6)岁;病程1~27个月, 平均病程(13.2±4.6)个月。对照组男37例, 女14例;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42.8±9.7)岁;病程3~29个月, 平均病程(15.1±

4.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主要如下。

1. 2. 1 术前护理 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体贴, 耐心讲解手术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3], 以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 之后对患者给予常规检查, 在B超引导下对患者进行颈静脉导管置管, 以普通肝素钠作为封管处理, 在静脉端推入肝素钠, 同时密切观察置管部位是否发生皮下出血等。在手术之前排空二便, 检查各个管道有无破损, 同时给予彻底冲洗, 排除与血浆分离器之间的空气, 做好外部周围状态评估, 对手术前的相关设备给予低温灭菌, 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1. 2. 2 术中护理 保持良好的手术环境, 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 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 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 如果发生不良反应立即采取地塞米松等相关药物, 在注射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寒战反应,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以及电解质, 使其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另外, 对超滤量给予适当调整, 设置超滤率为500 ml/h, 之后将其调至目标超滤率, 对超滤量相对较大的患者, 适当延迟治疗时间。

1. 2. 3 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给予密切观察, 为患者给予适度止血以及抬下肢时力度应当适中。此外, 对于患者日常饮食需要高度重视, 根据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 合理饮食, 以康复为目的, 注意饮食清淡, 采取高能量和营养丰富等的食物, 禁食冰凉、辛辣的食物, 戒除烟酒, 叮嘱患者定期到院进行复查[4]。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1例, 皮疹1例, 胸闷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5.88%, 对照组发生皮肤瘙痒3例, 皮疹4例, 胸闷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30例, 较为满意18例, 不满意3例, 护理满意度为94.12%, 对照组患者满意27例, 较为满意14例, 不满意10例, 护理满意度为80.39%,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衰竭指的是受到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严重肝损害, 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 造成以上功能发生障碍或者失代偿, 从而引发凝血功能机制障碍、肝腹水以及肝性脑病等, 临床中以腹胀、乏力以及恶心为主要表现, 因为其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难度较高, 医疗费用非常昂贵, 患者预后不良[5]。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 血液灌流指将患者血液泵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血液灌流器当中, 选择性的吸附与蛋白质集合的氨基酸以及胆红素等相关有毒代谢产物, 之后再重新输回机体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 血浆置换指将患者机体中的血浆以及体外新鲜血浆给予置换, 将有毒代谢产物给予彻底去除, 补充凝血因子以及白蛋白等相关活性物质的一种方法, 因此, 对肝衰竭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在治疗期间极有可能引发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多种并发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10], 肝衰竭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避免凝血发生, 降低出血风险, 达到一个预期的治疗效果, 避免治疗后发生出血,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的肝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欧阳颖, 刘伟, 陈玉涵, 等. 核苷(酸)单药与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的比较. 北京医学, 2011, 33(12):966-969.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诊疗指南.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 9(6):321-324.

[3] 章亚颖, 赵锐炜. 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7):123-124.

[4] 俞苗, 沈飞燕, 陈黎明, 等.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9):

99-101, 104.

[5] 朴顺梅, 于洪博, 王盛楠,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和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研究, 2016, 30(2):415-416.

[6] 庞红华, 袁天喜, 向圆花, 等. 综合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状况、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6):111-113.

[7] 杨景毅, 程书权, 冼永超, 等. 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137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疗前沿, 2015, 4 (13): 38-40.

[8] 单新莉, 金怀芝, 范晓敏, 等.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中灌流器卸载最佳方法的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29(8):1259-1261.

[9] 鲁艳玲, 张晓娟, 马建奇, 等.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疑难病杂志, 2015, 14(3):254-257.

[10] 魏小梅.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9):2050-2051.

[收稿日期:2017-1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护理干预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临床观察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