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相关指标分析

2018-01-31李咏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肺功能

李咏梅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相关指标水平。方法 7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每组36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分别为(1.06±0.09)L、(1.98±0.26)L和(40.57±4.01)%, 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分别为(61.97±4.18)mm Hg(1 mm Hg=0.133 kPa)、(70.14±1.15)mm Hg和(7.16±0.12),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FEV1%分别为(1.38±0.23)L、(2.54±0.33)L和(51.25±4.31)%, PaO2、PaCO2和pH值分别为(71.91±6.76)mm Hg、(61.09±2.14)mm Hg和(7.28±0.13), 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不仅可以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 还可以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肺功能;血气分析;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4.0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老年人居多, 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症状, 该病易反复, 加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受到外界病原菌感染时会加重病情, 并导致肺血管细胞的损伤和肺功能的下降[1]。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改善肺功能, 纠正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以缓解临床症状[2]。为了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相关指标水平, 作者选取72例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1日~2017年4月30日

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2例, 均经影像学和肺功能等检查确诊,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排除合并呼吸道感染、气胸、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严重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每组36例。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为21∶15;年龄最小61岁,

最大87岁, 平均年龄(71.74±6.35)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4年, 平均病程(2.03±0.21)年。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为22∶14;年龄最小60岁, 最大89岁, 平均年龄(71.76±

6.37)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5年, 平均病程(2.05±0.23)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吸氧等常规治疗, 患者病情严重时需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抬高并保持床头呈30°, 采用呼吸机和面罩或鼻罩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连通输氧管, 保持上呼吸道通气的畅通。将呼吸机的模式设置为S/T, 将呼气末正压的初始数据设定为3~6 cm H2O(1 cm H2O=0.098 kPa), 之后根据患者的生理需求和耐受程度, 逐渐增加, 同时将呼吸频率和供氧流量分别设定为14 min/次左右和3 L/min, 随着患者病情的恢复, 可逐渐减少呼吸机的工作时间直至撤机。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FVC和FEV1%)及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和pH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常规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FEV1%分别为(1.06±0.09)L、(1.98±0.26)L和(40.57±

4.01)%,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FEV1%分别为(1.38±0.23)L、(2.54±0.33)L和(51.25±4.31)%, 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兩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常规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和pH值分别为(61.97±4.18)mm Hg、(70.14±1.15)mm Hg

和(7.16±0.12),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和pH值分别为(71.91±6.76)mm Hg、(61.09±2.14)mm Hg和(7.28±0.13), 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中指出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第三大导致全球患者死亡的原因,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 到2020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第五大社会经济负担的疾病[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患者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形成呼吸衰竭, 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会引起气血流比例的失调, 减少了肺泡中毛细血管网, 导致患者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肺动脉高压[5]。临床传统治疗以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抗炎、β2受体激动剂缓解平滑肌痉挛、黏液溶解剂祛痰等为主, 但上述药量较难控制, 长时间应用会提高药物的耐药性, 降低呼吸道对药物的敏感性, 且无法改善患者的肺功能。endprint

无创正压通气可提高患者呼气时的低气道正压, 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不仅可改善患者的通气, 还可以增加肺氧含量, 减少了气管插管对黏膜的损伤, 改善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症状[6-10], 确保患者吸气末气道压力处于较高水平, 具有克服气道阻力吸气的作用, 有利于减少呼吸耗氧。且无创正压通气的操作简单、创伤小、护理方便, 对患者说话、进食、吞咽、自主咳嗽和咳痰能力的影响小, 与人体生理状态更加符合, 患者容易接受。本次研究中, 常規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FEV1%分别为(1.06±0.09)L、(1.98±

0.26)L和(40.57±4.01)%, PaO2、PaCO2和pH值分别为(61.97±

4.18)mm Hg、(70.14±1.15)mm Hg和(7.16±0.12),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FEV1%分别为(1.38±0.23)L、(2.54±

0.33)L和(51.25±4.31)%, PaO2、PaCO2和pH值分别为(71.91±

6.76)mm Hg、(61.09±2.14)mm Hg和(7.28±0.13), 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无创正压通气不仅可以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 还可以改善患者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怀清, 张志豪, 王细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9):2189-2191.

[2] 吴笑驰, 顾文超. 噻托溴铵联合氨茶碱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降钙素原及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 36(6):85-87.

[3] 邢鹏程, 马可, 李利娟, 等.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并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hs-CRP、NT-pro-BNP水平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20):5845-5847.

[4] 徐会玲, 动量璞. 噻托溴铵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对血清脑钠肽、降钙素原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17(3):353-355.

[5] 莫丽亚, 吴永华, 王敏红. 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及通气功能相关性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9):4-6.

[6] 任凯峰. 影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疗效的因素探讨. 实用预防医学, 2009, 16(6):1903-1904.

[7] 干泳华.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医疗, 2013, 32(30):79-80.

[8] 牟春华.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4例临床分析.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 29(3):215-216.

[9] 张琼, 戴朝博, 王巍, 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2):35-38.

[10] 王红燕, 冯志军.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11):1982.

[收稿日期:2017-09-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肺功能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