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逆行穿刺静脉输液116例的效果观察

2018-01-3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肢端输液护士

李 莹

(中国人民解放军62101部队门诊部,湖北 武汉 430010)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的最常见的护理操作,倘若操作技术是科学合理的,将可以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至最低,为实现一次性成功静脉穿刺提供保证,特别是对于那些血管条件不良,反复静脉穿刺的慢性病病人,老年病人等等,高超的穿刺技术与妥善的固定措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整体效果佳。但是,由于病患各种原因导致静脉受到破坏给输液造成困难,或者肢端静脉较浅易穿刺成功,但不易妥善固定[1]。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门诊部采用逆行穿刺并固定输液通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部门诊治疗的输液患者116例,其中男69例,女47例,年龄53-83岁。因为反复穿刺浅表静脉严重破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最大82岁,年龄最小53岁,输液时间1-6h;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大83岁,年龄最小54岁,输液时间1-6.5h。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对于全部的患者均选择肢端关节静脉的浅表小血管实施静脉穿刺操作,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与5号半头皮针穿刺。观察组:实施离心逆行穿刺,在穿刺成功之后用敷贴将针柄妥善固定,然后再将输液管道固定好。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之后用胶布固定针柄。穿刺和固定均由专人操作。

1.2.2 评价指标

(1)效果:有效:在实施固定后输液通畅,没有发生渗漏等不良情况的,输液完后没有针头意外滑出血管等情况,反之为无效。(2)患者满意度:操作前由操作者解释操作的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完成输液后,请患者以满意和不满意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在观察组中,58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1.3%(53/58),满意度为84.4%(49/58);在对照组中,58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8.9%(40/58),患者满意度为60.3%(35/5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时常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2]。以往常用的静脉输液措施,在固定肢端关节静脉的过程中常因为关节的特殊位置影响患者的活动程度,容易发生输液渗漏、皮下肿胀等异常情况。还由于患者的浅表静脉血管比较短小,在穿刺进针后不能减小角度穿刺,绝大部分的针梗裸露在皮肤以外,这样不容易固定好,患者稍微活动或者碰到的话就会导致针尖滑出血管、针头移位等等不良情况发生。尤其是在老年心衰水肿、慢性病患者中,长期穿刺和反复的穿刺会损伤患者的血管,患者的绝大部分血管已经受到损害,而在肢端关节浅表血管进行穿刺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但是由于这个血管的位置比较特殊,老年患者输液时间很长,有时好动,经常出现胶布松动,输液渗漏,这样不但使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并且很容易发生纠纷,还让患者承受了额外的痛苦,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

应用逆行静脉穿刺法在肢端关节静脉输液固定中,逆行穿刺。很好地将关节位置躲避开,这样护士对穿刺角度比较好掌握,方便操作,大大提升了穿刺的成功率,并且这种方式使暴露在外的针梗不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适合那些输液时间长的患者,即使输液时间很长,患者的活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能够保持整个输液过程输液顺畅[3,4]。再者,逆行穿刺,不会影响血液回流过程,可以使液体的流速处于稳定状态,避免使患者感到不适感、肿胀感。此外,采用宽敷贴的固定使输液管道更加牢固,增大了敷贴的面积,使针柄完全包裹在胶布内,这样针头就不会出现移位与滑脱的情况,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5,6],患者与家属均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度,和谐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增加。在本组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方法穿刺,对观察组患者选择离心逆行穿刺,对比两组的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总之,逆行穿刺法在肢端关节输液的固定方法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是比较有实用性的,显著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减少了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穿刺前一定要先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再实施[7],提升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肢端输液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