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电视时政记者的专业素质分析

2018-01-30王志敏

记者摇篮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业素质新时期

王志敏

【摘 要】电视时政记者,不仅要为受众传递相关新闻信息,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新闻价值。要想成为一名专业合格的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必须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全身心关注和采写时政新闻,从而充分展现时政新闻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新时期 时政记者 专业素质

新时期给电视时政新闻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给电视时政新闻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学习,从不同方面增强自身专业素质,推动电视新闻不断变革创新,为促进我国电视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时政记者应具备把握全局的思维能力

新时期每一件事都是相互联系的,时政新闻更是如此,对于受众而言对时政新闻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单纯的一次会议或者领导人讲话,还应当更加深入地解读其中涉及的不同方面和相关素材,帮助观众全面了解这一时政新闻的全面性。能够在新闻报道中将微观的内容放到宏观的大局中进行衡量,从而提升时政新闻内涵和影响力。作为电视新闻时政记者在进行报道过程中,必须具备全方位的视野,能够实现对问题的纵横交叉分析,从内容的相互关系中去更好把握事物方向。

时政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具备大局观念,应该全面地看待时政新闻,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视角报道时政新闻事件。作为时政记者要形成比较成熟的全局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熟练掌握中央精神,在报道时政新闻时考虑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问题。其次准确把握观众心理特点,也就是明确市场期待值。第三,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脉络有明确判断,能够在进行时政报道时有更深层次的见解。第四,详细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并将中国发展放到国际环境中去考量,从而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时政新闻。作为时政新闻记者只有具备全局观念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事件的内涵,找到最佳报道角度。

二、时政记者应具备新闻发现能力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新时期,电视新闻报道要想获得更长远发展必须在报道中表达出新意,吸引观众注意,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时政记者必须具备独具慧眼的新闻发现能力。时政新闻具有冗长、相对严肃的特点,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受时长的局限,这要求时政记者必须具备独到的发现新闻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时政内容中找到观众所关心的内容,并且能够全面地报道给受众,尤其在新时期,需要更加准确找到适合广大受众的角度去报道。时政新闻中涉及会议以及领导活动比较多,时政记者应当努力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深入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保证时政新闻全面性。

三、时政记者应具备善于积累的专业能力

作为一名成熟的电视时政记者,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积累资料,保证报道内容的丰富性,这要求时政记者必须加强关注社会中最主流的话题,保证报道内容具有深意和新意。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电视时政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知识和人缘两个方面的积累,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全面地看待时政新闻,透过表面看到新闻实质,并对未来发展情势有准确判断。另外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是培养记者发现能力的关键,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主要来源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所以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只有对我国国情、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充分掌握才能够从更深层次判断时政新闻价值并选择合适角度。人缘储备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是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所以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当与采访对象加强联系,从而保证时政新闻报道的準确性。

四、时政记者应具备刻意求深的挖掘思考能力

新时期要求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深入挖掘新闻,立足当下政治和经济环境,分析相关新闻的前因,同时综合分析时政事件出现的后果,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新闻报道都应当坚持这一原则。只有打破传统的刻板报道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新意,而这要求时政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过程中应当形成刻意求深的挖掘能力,从而增加常规报道的生动性和深入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每个负责时政新闻的记者每天都需要接触各种新闻会议和领导活动,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新闻报道模式,导致时政新闻缺乏创新性,有的时政新闻的内涵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报道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实现深入采访和细致观察;有的没有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工作动向,从而导致新闻报道过于单一和表面化。电视新闻,是受众获得新闻的主要来源,获得观众的认可是每个电视工作者的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并以其快速、实时的特点受到广泛欢迎,在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一定冲击的环境下,要想推动电视媒体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做好时政新闻报道,保证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与新媒体形成明显区分,帮助受众深入了解当下社会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大程度上展现时政新闻的价值。新时期对时政新闻实现深入挖掘成为关键,作为电视时政记者只有深入了解各项政策,并能够结合相关专家的观点全面反映时政新闻事件的重点,这样的报道内容才符合观众的需求,体现新闻的最大价值。

结束语

时政新闻是受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针对此,电视时政记者必须对当前实际情况加强分析,明确自身责任,在不断学习中,积累丰富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在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时,能够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把握时政新闻的核心和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的、科学的、深入的新闻报道,最大程度展现新闻报道的价值,从而促进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实现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王青. 经济视角下时政记者的专业素质新探[J]. 理论观察,2013,(11):89-90;[2]王喆. 时政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 西部广播电视,2017,(17):159;[3]李秀. 电视时政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创新与发展分析[J]. 科技展望,2017,27(19):300;[4]周家颖. 时政新闻记者素质能力浅谈[J]. 中国地市报人,2015,(11):75-7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素质新时期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