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主流网络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融合实践

2018-01-30韩雪颖

记者摇篮 2018年1期
关键词:融合实践

韩雪颖

【摘 要】作为主流网络媒体,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在纷繁復杂的网络上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是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本文结合东北新闻网通过融媒体手段对辽宁彰武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成功实践,探析主流网络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如何利用媒体融合创新宣传,以期对今后的主题宣传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主流网络媒体 重大主题报道 融合实践

为做好辽宁彰武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宣传报道工作,东北新闻网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特点和优势,通过融媒体手段,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报道,力求以彰武治沙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展现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一、融媒体与重大主题报道概述

“融媒体”指利用互联网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全面整合的新型媒体。融媒体结合多种不同的新闻报道特点,将新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性质呈现得淋漓尽致。除了一般的新闻报道,新闻网站还会接到上级的一系列宣传部署,需要进行各类的主题宣传。这类报道一般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相对来说,工作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在形式上也多是大主题、大典型、大专题性质的。这样的选题一般被媒体视作重大主题。

在融媒体时代,作为主流网络媒体,东北新闻网主动思变、谋求发展,除了整合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外,“两微一端”、VR、H5、航拍等传播手段已然成为网站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型武器”。在此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报道中,这些“新型武器”共同发力,结合大量的原创和独家内容,凭借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视听感受强、互动交流多等独特优势,把主题故事讲得愈发精彩。

二、重策划:顶层设计,找准切口

策划是重大主题报道的顶层设计。网站结合融媒体时代的报道特点,即内容上更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语言上更为亲民、接地气,形式上更为活泼、互动性强,以个人、事件为切入点,将泛泛的陈述治沙事实转化成为人物化和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方面,要求网站编采人员深刻领会辽西北治沙工程对于辽宁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组织编采人员收集素材,对当地沙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手段、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内容有基本了解。规划多平台网络宣传模式,并提前准备18个相关问题,做到每一位采编人员都带着问题去采访、去编辑。

三、重原创:深入一线,扎实采访

如今,互联网信息海量繁杂,主流网络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要打造品牌、保持竞争力,原创和独家内容生产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这也需要记者挽起裤腿、脚踩泥土、扎根基层,有了亲身体会、有了真挚感情,才能生产出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此次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中,东北新闻网采访小组奔赴彰武县实地采访,在当地宣传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与当地治沙模范进行座谈,参观了董福财事迹展览馆,访问了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赶赴地处治沙一线的3个村屯,共采访十余位当地群众、治沙工作者、科研人员和主管部门领导。同时,深入沙漠腹地、边界林地等区域进行无人机、VR设备拍摄,获取了大量鲜活素材。值得一提的是,采访小组在一线走访期间结识北甸子村第一代治沙人,挖掘了这一从未被媒体报道过的治沙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编辑们也无时无刻不被当地人民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被彰武县所取得的显著的治沙成果所震撼,每一篇稿件、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体现这种感动和震撼。

四、重融合:整合传播,佳作不断

采访完成后,文字、图片、视频及VR作品被整理为适合于各个平台的内容素材,分发至东北新闻网PC端、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多个传播平台。经过编辑整合和重新筛选,制作成为多种融媒体内容产品。

东北新闻网在PC端开设“黄沙千里家仍在,绿洲万亩人胜天”专题,除整合权威媒体相关新闻报道之外,专题以原创新闻为主,以文字报道、图片解说、视频呈现、VR展示为手段,综合呈现彰武县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在东北新闻网首页焦点区重点推送,集中呈现专题内文章。相继推出九篇“图说辽西北治沙在行动”作品,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从多方面介绍辽西北沙漠治理的历史进程和治沙产业化发展;视频作品《树·坚守·传承——王振海一家的故事》《从2.9%到34.5%的“绿”变》《震撼航拍:绿色奇迹沙海风帆》,既全景式关注辽西北治沙所取得的成绩,又从个人的视角展现彰武县人民辛勤耕耘保卫家园的精神风貌;VR作品《VR全景:荒漠变绿洲奇迹是怎样诞生的》应用最新VR技术,从主观视角带领网民身临其境地了解彰武县治沙情况。

官方微博开设 #辽西北治沙在行动# 话题,共发布微博18篇,主要以记者采访的所见所闻为主线,边采访边发布,实时更新,微博话题浏览量达到15万。官方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原创推送17条,内容包括彰武县治沙的经验和成就、治沙先进模范人物的专访等,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语言生动活泼,契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相关内容浏览量约3万。H5是当下网络传播形式中比较新颖和受众较大的形式之一,在东北新闻网这次融媒体报道中,制作了《斗沙·坚守·传承——执念三十载流沙绿尽染》《荒原沙海,挺立的脊梁——彰武治沙人》《绣花功夫成就彰武绿色奇迹》等作品,内容充实,制作精良,是这次融合报道中的精品。融媒体各平台相关报道点击率总计超过70万,单篇文章点击率最高达到5万以上,微博微信参与转发评论点赞人数平均在200条以上,一些优秀的融媒体产品在自媒体平台传播。

小结

回眸此次重大主题宣传融媒体报道,既是对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次宣传和总结,也为东北新闻网进一步搭建成熟高效的网络内容生产机制,创作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高质量融媒体新闻产品的一次有益尝试。重大主题报道是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的重要方式,更是一场汇聚智慧、技术、装备等各要素的“实战”,没有准备充分的策划,没有深入一线收获的原创以及独家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的报道形式,很难在茫茫“网海”中产生“波澜”。主流网络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融合实践,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辽宁东北网络台融媒体中心)

【参考文献】

[1]韩宇.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67;[2]李广华.网络主题宣传如何突出“网性”[J].新闻实践,2011,(0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合实践
浅谈融合实践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课堂中五环教学与翻转课堂模式的融合实践探析
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探究
小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实践
谈小学少先队工作德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