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综述

2018-01-30潘雨晨李广宏

关键词:演艺目的地学者

□潘雨晨 李广宏

一、引言

旅游演艺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演艺行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旅游演艺的出现使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方式,使旅游目的地发展夜经济变成了现实。旅游演艺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他还具有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升目的地品牌形象等文化与社会功能。近些年,国内旅游演艺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但相比于国内蓬勃发展的旅游演艺,有关旅游演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国内的研究容易受政策和热点影响,导致研究内容较为凌乱,研究成果也缺乏系统性的整理。我国旅游演艺研究出现的这些问题,使得旅游演艺研究难以在实际的旅游演艺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演艺的发展速度。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旅游演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对比中反思,提出今后我国旅游演艺研究方向的建议,以期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我国旅游演艺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并望从应用价值上为我国旅游演艺进一步发展和更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旅游演艺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旅游演艺的称谓

有关旅游演艺内容的研究,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有涉猎。

但由于研究者往往针对的是演艺行业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对旅游演艺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称谓。与国外旅游演艺研究不同,我国旅游演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旅游演艺的发展引起了我国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其中关于旅游演艺理论的研究尤为深入。

1998年6月“全国主题公园文娱表演艺术研讨会”的举办,拉开了我国旅游演艺理论研究的序幕。我国旅游演艺发展是从主题公园里的文娱表演开始,随着旅游演艺的不断发展以及演艺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渗透,慢慢出现了景区表演、实景演出等旅游演艺形式,再到今天意义上的旅游演艺。所以旅游演艺的称谓也由最初的“主题公园文娱表演”[7],发展到了“舞台表演”[8]、“旅游表演”[9],再到今天的“旅游演出”[10]、“旅游演艺”[11]等说法。虽然目前学界关于“旅游演艺”[12]没有统一的称谓,但旅游演艺这个称谓在近些年已被学者广泛使用。

(二)旅游演艺的概念及内涵

国外关于旅游演艺的研究要早于国内的研究,研究的范围更广、深度也更深,但却少有学者从旅游演艺概念界定方面对旅游演艺进行研究。究其缘由,是因为国外学者往往把旅游演艺纳入文化旅游范畴内进行研究,认为旅游演艺是一种文化旅游产品[1],所以对旅游演艺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界定。

虽然国内旅游演艺研究起步较晚,但国内对旅游演艺概念的研究已经逐渐完善。我国旅游演艺概念发展的雏形为主题公园文娱表演,第一次是徐菊凤在1998年提出,随后刘振宾等学者继续研究,认为“主题公园文艺表演是指在主题公园内开展,专业演员参与演出,围绕一定主题的艺术表演形式”。随着实景表演的兴起,学者研究视野也不仅仅局限于主题公园文娱表演的研究,逐渐放眼到“舞台表演”、“景区文艺演出”等领域。随着演艺事业和旅游事业进一步融合,学者对于旅游演艺研究也逐渐完善。①关于旅游演艺演出地点变化的研究:由最初的“主题公园”[7],慢慢演变到“景区”[8,9],再到“景区和旅游其他地方”[11],最后到今天的“旅游目的地”[12]或“旅游城市”[13];②关于旅游演艺表演形式变化的研究:也从起初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到“各种表演节目、仪式、观赏性活动”[8]到“依托当地资源的演出活动”[11],再到“依托一定的人文或自然资源的本地的演出或者异地巡演活动”[10];③关于旅游演艺观看观众定义的研究:由最初的是以异地旅游者变成了今天的异地旅游者和当地居民。

概述上述研究者对旅游演艺概念的观点,旅游演艺是针对当地居民和异地游客,通过依托一定的人文或自然资源,以本地的演出或者异地巡演的演出方式,在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城市展现的表演活动。

三、国外旅游演艺研究进展

(一)旅游演艺真实性的研究

在旅游演艺是否是真实方面,西方学者Dean MacCannell早在1973年就对其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并在1976年再次指出旅游演艺并不真实,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制造出来供游客欣赏。应对外界学者的误解,Dean MacCannell在2008年解释并表明不会改变1973年版“阶段真实性”的观点[1]。学者Connell在2007年研究Tanna岛的旅游时,认为村民的演艺和其真实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演艺是缺乏真实性。概况上述几位学者的观点,国外学者认为旅游演艺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而制造出来的,而并非当地原有的文化的展现。在旅游演艺是否需要真实方面,Williams在1994年提出旅游行业中的表演主要为了展示当地的文化,所以认为旅游演艺必须要是真实的。Wang的观点却不相同,其在1999年的文章中提出,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感悟,其途径不一定是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他认为旅游演艺不一定全部都是真实的。两者也各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Williams过度关注旅游演艺的功能,忽略了游客对于旅游演艺的感知;而Wang过度关注了游客的感悟与体验,也忽视了旅游演艺产品对当地文化等的影响。旅游演艺真实性呈现方面,学者主要从呈现方式与呈现内容进行研究。在呈现方式上,Cohen(1989)、Chhabra Healy and Sills(2003)等学者认为真实性可以通过舞台化来呈现;在呈现内容上,Hiroyuki, H.(2003)、Jessica.Anderson.Turner(2004)等学者认为应该由民间艺术有关人士或者当地居民决定;而有些学者,如William Saxton(1998)、Richard Handler(1998)、Everett(2016)认为应该由观众和表演人员共同评判的;还有些学者认为应该由组织者和表演者决定的,例如Ringer(1998)旅游演艺不能仅仅由组织者决定,而应与表演者协商决定。概括以上学者的观点,旅游演艺的“真实性”可以通过舞台化的形式进行表现,表现内容不应该由某一方单独决定的,而是需要经组织者、参与者、观众等多方商讨确定的。

(二)旅游演艺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研究

很多的传统文化已经难以应用在当今的生产、生活当中,已经慢慢被世人所淡忘。所以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与讨论,而旅游演艺的出现仿佛为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让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关注。例如Peter Dunbar—Hall(2001)认为民族音乐舞蹈可以促进巴厘岛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交通,同时让游客感受到巴厘岛的文化;杰茜卡·特纳(2004)认为旅游演艺可以使游客感受当地文化,同时增强当地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2];Jessica.Anderson.Turner(2004)认为旅游演艺活动可以很方便的将当地文化与游客融合到一起。概况以上学者的观点,旅游演艺可以增强游客和当地居民对当地文化的关注,这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学者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的深入,关于旅游演艺对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①有些学者认为旅游演艺会破坏原有的传统文化。Greewood(1982)认为旅游演艺将目的地文化商品化,会导致原有文化对当地居民的特有内涵和意义的丧失;Tuchman-Rosta, C.(2014)旅游演艺会剥夺艺术形式的一些神圣方面。②有些学者认为旅游演艺不仅没有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反而促进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Charassri和Naraphong(2004)通过对当地的利益相关者和演艺专家采访,在此基础上,得出旅游演艺是一种解释文化遗产的方式[3];Clendinning, E. (2016)通过对巴厘岛的表演艺术的研究,认为旅游演艺促使了对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③两者也各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传统文化也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基于此,有些学者以文化发展的视野研究旅游演艺活动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影响:Cohen(1988)认为旅游演艺通过给旅游者提供创新的文化产品,从而赋予了当地文化新的内涵;Altman(1989)认为多元化背景下产生的土著舞蹈是原生态的表现形式,是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4]。

(三)旅游演艺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影响研究

旅游演艺在旅游目的地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旅游目的地发展产生影响也日益显著,在其对旅游业发展、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引起了国外学者广泛的关注。①在对旅游业发展影响方面,根据已有的研究,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如下影响:第一,推动旅游业的发展。Donald Get在1989年的节事研究中引入旅游演艺产品,认为旅游演艺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5],并在1991的《节庆、事件与旅游》书中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并加以论述。Zhao, X.在2011年也认为旅游演艺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第二,消除旅游业季节影响。很多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会受季节的影响,而Zeppel and Hal在2001年指出旅游演艺就可以消除旅游业季节影响。②在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方面,一方面,旅游演艺能够直接带动目的地经济的增长,如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音乐剧等获得的经济收入将直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旅游演艺同时能够间接的带动目的地经济的增长,可以为旅游地的居民提供就业、经商的机会(Jessica Anderson.Turner,2004),Kelly, P. R.(2003)指出伯特利表演艺术中心是农村经济发展催化剂。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旅游演艺可以改变与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Richard Prentice(2003)指出节事旅游容易对旅游目的地形象造成影响,可以通过旅游演艺来改变原有形象[6];Sou,J.P.U.,Vinnicombe,T(2016)通过评估表演艺术改变澳门形象的可行性,来探讨旅游演艺重塑目的地品牌形象。综上所述,旅游演艺具有改变和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功能。

四、国内旅游演艺研究进展

(一)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研究

我国旅游演艺发展虽然仅仅只有30多年,但已经由最初的主题公园或者景区的表演项目发展到了可以成为景区独立景点或者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在旅游演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演艺的继续发展与转型升级,对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者对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的探讨。在2005年,诸葛艺婷等从市场、文化、资源、政府等角度提出了旅游演艺产品精品化策略[9]。马瑛在2016年从不同资源类型开发角度、产品类型角度、地区旅游演艺资源开发角度优化内蒙古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思路[10]。虽然国内学者对旅游演艺产品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是“就现象论策略”和“就问题推结论”研究,以定性的研究偏多,定量研究相对缺乏,所得的研究成果具有片面性、空想性等问题,致使很多成果都难以在实际当中应用。

(二)旅游演艺市场营销研究

在宏观层面,我国关于旅游演艺市场营销的研究多数是总结个案中的经验或者教训,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例如温芳(2013)分析了南京旅游演艺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基于新媒体平台开始新媒体营销的相关策略。还有一些学者在不同的理论、不同视角下对旅游演艺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吕静彩(2008)从旅游品牌文化营销的视角上,探讨了营销方式及其必须具备的特点和要素。覃雯(2010)以湘西旅游演艺为例,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研究了民俗地区文化营销的策略[14]。在微观层面,我国关于旅游演艺市场营销的研究主要针对旅游演艺营销方式的研究,覃雯、徐丽娟等学者以企业的角度,对旅游演艺的多重营销方式进行探讨,内容涉及到产品包装、销售策略等方面。还有一些学者对旅游演艺的营销定位的研究,例如刘晓播(2009)提出需要先对旅游演艺进行市场地位,从而为日后制定营销策划做好准备;李新(2010)从旅游演艺所在特定的文化环境角度去分析,论述了市场定位需与其文化环境相一致。

(三)旅游演艺品牌体系研究

随着旅游演艺的发展,旅游演艺所具有的品牌效应也日渐突出。在品牌效应研究初期,有些学者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角度,对旅游演艺产品品牌构建的分析[15],以及对旅游演艺产品开发过程中加强品牌建设的论述[16]。近些年,有些学者对旅游演艺品牌如何构建进行研究,例如吴修林和陈慧钧(2011)对旅游演艺产业品牌营造与提升进行研究[17]。还有些学者通过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例如龙美华从游客感知角度、舒晖从对旅游忠诚度影响角度[13]、张园园从生态位角度、黄炜等运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18]对旅游品牌形象以及个性化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对旅游演艺产品品牌运营管理进行研究[19]。

(四)旅游演艺游客满意度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游客满意度研究开始于近些年。姚小云(2010)以灰色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建立了山水实景演出游客感知模型;廉洁(2010)对城市剧场演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建立游客观赏体验满意度指标体系[20];焦世泰(2013)以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为对象,构建了评价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游客感知指标体系;刘好强(2014)从游客感知视角设计开发了旅游演艺产品质量测量表[21];展梦雪(2016)认为旅游者对旅游演艺的体验感知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旅游演艺保持和提高的关键是对其内容的持续创新。梳理上述学者的观点,我国对旅游演艺游客满意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

五、国内外研究对比中的反思

(一)研究的主体不同

国外很少有将旅游演艺看成专属名词进行研究的,都是将其归如文化旅游下进行研究,例如Donald Getz(1989)将旅游演艺纳入节庆中进行研究;Robert L.Janiskee(2006)与RL.Aniskee(2006)将旅游演艺纳入事件旅游中进行研究。而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国内旅游演艺研究主体更具针对性。国内旅游演艺的研究历经了“主题公园文娱表演”的研究,到“景区表演”的研究,到“山水实景演出”的研究,再到今天的旅游演艺产品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出国内对于旅游演艺的研究更具针对性,所以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演艺概念、特点等方面更为关注。

(二)研究的领域不同

国外对旅游演艺的研究要早于国内的研究,研究的领域更宽、内容更广、程度也更深,范围涵盖整个“演艺行业”。①国外研究旅游演艺内容包括对文化真实性、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旅游目的地影响三个方面的研究,其中在“真实性”与“影响”方面所占比重较大,比较注重对内涵研究的挖掘。②与国外研究主体不同,国内研究主要是针对“旅游演艺”进行的研究。所以相比于国外的研究内容,我国旅游演艺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演艺定义的界定”与“旅游演艺产品开发”等方面。国内旅游演艺研究更多的是偏向于对个案的研究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体现了我国学者对于旅游演艺行业发展的关注。但相比于国外研究,所研究范围还不够全面,少有学者涉及旅游演艺引起社会影响的有关研究。③国内外对旅游演艺的研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与旅游其他领域所获研究成果相比还相差甚远。在研究的总量相对偏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也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以及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不同

国内外除了对旅游演艺研究的主体和领域不同外,由于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学术背景不同,致使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①国外学者对旅游演艺的研究往往会以个案描述分析为主,以一定的数据作为支持,并结合一些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但得出的研究结论局限于特定的背景环境下,对旅游演艺发展的现实指导作用并不明显。②相比之下,国内旅游演艺研究开始时间较晚,由于我国旅游演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旅游演艺产品研究,针对产品进行案例的经验或者教训进行分析总结,文章以描述性研究方法为主,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由现状、问题推结论,研究的方法以定性分析法为主,中间缺乏逻辑分析以及数据支撑等,致使研究的内容较窄,缺乏研究应有的深度。随着旅游演艺研究理论进一步完善,也有部分学者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案例进行研究。但总体上讲,我国旅游演艺研究基本上所采用的方法仍以定性为主,文章结论的缺乏说服力。

五、我国旅游演艺研究展望

文章对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在国内外研究对比的反思中,发现国内外旅游演艺研究的主体、领域以及方法等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我国旅游演艺研究明显滞后于发展,这是我国旅游演艺研究目前一个最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演艺的兴起改变了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方式,它的兴起和发展在旅游目的地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已经由最初的主题公园或者景区的表演项目等形式发展到了可以成为景区独立景点或者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但是,我国旅游演艺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概念定义、产品开发以及经验总结等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和社会影响等相关内容还需学者投入更多的关注。虽然,我国旅游演艺的研究已经小有成果,但相比于国内蓬勃发展的旅游演艺,研究成果与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学者对理论研究过于关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处于浅表。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内容还需继续扩展,研究方法需多样提升,研究在深层次还有待提高。

根据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外旅游演艺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旅游演艺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建议更多的去关注旅游演艺对文化正向反馈与良性互动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演艺文化的真实性问题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利弊问题内容过于关注,旅游演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学者们也应该把研究重点由“要不要”发展旅游演艺转变到“如何”发展旅游演艺,应该更多地去研究怎样可以使旅游演艺产品与文化发展共生互融。②建议更多的去关注旅游演艺产品创新的研究。目前我国旅游产品的存在着盲目开发和同质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演艺的发展。虽然国内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的层次还不够深入,并没有提出有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在此,笔者希望呼吁学界更多的关注旅游演艺产品的创新,从旅游演艺深度调研,从传统文化创新、管理手段、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③建议更多的去关注旅游演艺功能扩展和完善的研究。旅游演艺的出现已经使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学者也应该对旅游演艺功能如何完善和扩展予以更多的关注,从而使旅游演艺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我国旅游演艺的实际发展当中。

猜你喜欢

演艺目的地学者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恋爱中的城市
学者介绍
迷宫弯弯绕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