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中的社会分层
——布迪厄的文化分层理论述评

2018-01-30□封

关键词:布迪厄行动者韦伯

□封 莹

[内容提要]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思·韦伯作为传统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都是从经济角度来划分和定义阶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了“文化转向”,以布迪厄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开始以文化特征和文化取向来划分社会阶层。本文主要阐述布迪厄的文化分层理论,从资本、社会空间、惯习等方面对布迪厄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做一个初步的介绍,并同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进行比较。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及理论回顾

社会分层,英文为social stratification,意为用地质中的分层现象来比喻人类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层化现象。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而在人类社会中,差异又是非常普遍的,有差异就可以进行分类或者是更为本质的分层研究,社会分层这一概念便是基于人类社会中的差异而存在的。因而,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主题。社会分层便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1]。

在社会学领域,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都曾对社会分层现象进行过阐述。传统社会分层理论以卡尔·马克思、涂尔干和马克思·韦伯为代表,他们的观点为之后的社会分层理论研究铺设了框架,并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之后的西方社会分层派系可以大概分为以达伦多夫、布雷弗曼、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和以吉登斯、帕金、洛克伍德为代表的新韦伯主义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阶级仍然是社会分层研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他们希望重新定义阶级的概念,并在当今社会重新审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分层状况。新韦伯主义学派的吉登斯则提出了最能体现他的韦伯主义立场的“市场能力”概念,并且认为三种重要的市场能力——对于生产资料财产的占有、对于教育或技术资格的占有以及对于体力劳动的占有产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分别是上层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工人阶级)。帕金则提出了社会屏蔽(socialclosure)的概念,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分层制度都是社会屏蔽与社会排他,社会屏蔽是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途径,其本质是一个社会集团采用合法手段牺牲另一个集团的利益。但是也有许多研究社会分层的社会学家,他们并没有明确地被划分为哪一派,比如布迪厄提出了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倾向于以文化、生活方式、惯习等来区分社会阶层。

二、马克思、韦伯和布迪厄关于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在1980年以后,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转向”。在过去,无论是马克思在生产领域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区分阶级还是韦伯在市场领域以生活机会(lifechance)来划分阶层,他们都是从经济的角度去分析和定义的。马克思将其认为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结构,阶级是占有相同经济地位的群体,区分阶级的是是否占有生产资料;韦伯则从“多元”的角度来区分阶级,认为财富、权力和声望是社会分层的三个基本维度,阶级则是指生活机会、商品占有和经济收入等方面有一致利益的群体[2]。随着学者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他们发现阶层人群的划分不再以他们的经济关系,而是以他们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取向来定夺[3]。在众多主张文化分层的社会学家中,布迪厄毫无疑问是最为瞩目的,他的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关于阶级的概念,布迪厄与马克思、韦伯相去甚远,布迪厄认为,所谓阶级,是行动者为了获得利益而借助自己的资本在特定社会场域中进行争斗,在场域或社会空间中位置相近的人便组成一个阶级[4]。布迪厄将文化要素带入分层体系,他的后现代文化分层理论注重强调文化、生活方式、惯习等因素在区分社会地位差异方面的作用,文化成为一种研究社会分层的新视角。

马克斯和韦伯提供了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这两个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布迪厄在理论体系上融合了这两个理论,并在承认阶级之间存在着经济差异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文化形式、品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布迪厄的社会分层理论,就要对他的资本、社会空间、惯习等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布迪厄的文化分层理论

(一)四种资本与社会分层

资本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资本主要有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作为社会关系的资本这两种涵义,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概念是这二者的融合。布迪厄的资本概念来源于马克思,但是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外延。为了克服经济主义倾向,布迪厄用“资本”指代生产手段,并将资本作为阶级分类的标准[5]。布迪厄认为资本是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除经济资本之外,布迪厄区分出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使实践工具从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符号和非物质领域[6]。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主要指可以用于生产商品的金钱和物质资料,是最为基础的,是其他资本的根源。关于经济资本,布迪厄基本保留了传统的观点,并没有太多创新之处,他对于资本这一概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符号资本这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资本(culturalcapital)。文化资本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态度、习惯,大到生活方式、教育程度等都属于文化资本。布迪厄在其文章《资本的形式》中,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状态:身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状态,分别表现为行动者相对稳定的、内化了的性情倾向、修养和才能,物化的文化商品或文化物品(图书、古董、字画之类)以及资格证书、学位、教育文凭等。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则主要指一个人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网络,是确定的团体的成员所共享的集体资源,强调信任、相互认同和互惠。最后一种符号资本(symbolcapital)则包括声誉、威信等,可以掩盖行动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使得其他三种资本合法化,当经济资本不被承认时,若想发挥作用就要转化为符号资本。

布迪厄认为,社会上的不同阶级对于这四种资本占有的类型和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资本的占有情况可以区分阶级地位。布迪厄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存在着三种阶级,分别是支配阶级(上层阶级)、中间阶级和下层阶级(工人阶级)。这三大阶级对于资本的占有由多至少。在每一层阶级中,都存在着三大集团,分别是顶部集团、中间集团和底部集团,在阶级内部的三个集团中,资本的配置同样存在着差异。顶部集团通常掌控着大部分的经济资本,以上层阶级的老资产阶级、中间阶级的小资产阶级、下层阶级的手工业技术工人为代表,经济资本的占有数量由多至少;中间集团掌握着一些经济资本,占有一部分文化和符号资本,分别由享有高信任度的专家、技术人员、半技术的工人组成;底部集团则占有很少的经济资本,占有着相对较高的文化和符号资本,资本的占有情况同样由多至少,上层阶级的底部集团由知识分子、艺术家、作家等组成,中间阶级的底部集团则主要由教育者构成,下层阶级的底部集团则由只占有最少量的经济资本的穷人构成。

(二)社会空间与场域——斗争的场所

四种资本的数量、资本的类型以及前二者在时间维度上的变迁(如代际关系、轨迹阶级),这三个维度便构成了布迪厄的社会空间(socialspace)概念。

社会空间是由个人的行动场域(field)所组成的。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由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种网络,或一种构型,通俗点来说,就是处于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凭借资本各自进行斗争的场所[7]。场域本身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但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毫无联系的,它们通过“惯习”连接在一起。场域是斗争的场所,也是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在场域中,位置与资本密切联系,人们根据占有资本的多少和相对分量来决定各种在场域中的分量[8]。

“社会空间”这一概念使得布迪厄与马克思金字塔式的社会分层观念分道扬镳。布迪厄的阶级观以“社会空间”的概念作为出发点,将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同时纳入进去,即上层社会有着自己的资本和生活方式,下层社会也同样拥有。相比资产阶级,教授虽然占有的经济资本较少,但他们更加看重文化资本,他在学术界所取得的成就显然无法用马克思式的阶级划分方式来衡量。布迪厄的文化阶级理论是对马克思经济主义的超越,“社会空间的建构要与将多元空间的社会场域视为纯粹的经济场域……将经济范畴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各位置坐标的经济主义彻底决裂[9]。”

(三)惯习、品味——区分阶级的重要方式

布迪厄的社会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但这个空间并不是稳定和永恒的,我们必须要将社会空间的第三个维度——时间考虑在内。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的总量和结构也必然会发生改变。即使某些社会集团现在占据着相同的位置,但是由于过去所处的位置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所形成的惯习(habitus)也不同。惯习本身是历史的产物,人们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各种习性的总和便是惯习。惯习不等于习惯,惯习是行动者将场域中的位置关系内化而形成的性情倾向(disposition),它持久地体现在每个行动者身上,并具体化为能够体现出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

从阶级与惯习的关系上看,一方面阶级会影响惯习,行动者所处位置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从幼年起开始积累的各种经验会影响行动者的倾向和习性,贵族表现出来的淡漠气质,市井小民斤斤计较的特点,人们对艺术的理解欣赏以及对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惯习在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惯习本身又在区分着阶级地位,相同阶级的人群身上会具有相似的行为模式和风格,例如艺术家们由于其独特的气质在人群中总是很容易被辨认。惯习逐渐被系统化,在实践过程中便形成了生活方式(life-style),同时也塑造着品味(taste)。

在布迪厄看来,品味是一种文化符号,同社会中人们所处的位置相关联。不同的阶级、集团有着不同的品味,品味表现出的便是一种阶级的偏好或者能力,并且可以同其他群体相区别。布迪厄认为,由于不同的阶级所处位置和资本不同,产生出的品味也不一样。他具体区分了两种基本的品味:上层阶级“追求自由和奢侈的品味”和工人阶级追求物质经济的“大众流行品味”。品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衣着、家具、食物等。以食物为例,上层阶级喜欢精致健康的食物,他们重视自己的身材以及健康,因此饮食上以牛肉、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而工人阶级则倾向物美价廉、有营养的食物,比起形体他们更加在意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以满足体力的需要。除了食物之外,布迪厄还研究了不同阶级的外在表现、文化消费和音乐喜好等。通过对不同的阶级进行对比,布迪厄发现地位越为接近的人们有着相似的品味,而品味越相似的人也有可能处于相似的社会位置。同时,品味不仅影响着现实社会中的阶级,并且还可以代际继承,同样会影响阶级的后代。因此,品味虽然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问题,但是实际上却反映出了复杂的阶级差别与对立。

至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消费行为,从饮食、服饰、家具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品味,都体现出了阶级的差异,阶级差异通过惯习被转化为品味的区隔(distinction)。品味分割着人群,它告诉行动者对人们是接纳还是排他,并且对于行动者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婚姻对象的选择都有着影响。

四、总结

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毫无疑问是经典的,传统社会分层理论至今仍起着深刻的影响。布迪厄的文化分层理论将人们的目光从经济的关注上转移到对文化的重视,是对前人经典理论的一次伟大超越。马克思、韦伯和布迪厄都结合各自生活的时代,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社会分层进行了合理的阐述,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但是,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始终生活在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世界,他们的理论都具有时代上的局限性,社会分层的理论也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完美统一。

猜你喜欢

布迪厄行动者韦伯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韦伯空间望远镜
韦伯空间望远镜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区域旅游行动者网络构建的路径研究—基于田野调查法
“反思社会学”,还是“反身社会学”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开始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