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咯血为首发症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及分析

2018-01-30张素梅朱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血块血凝血氧

张素梅 朱斌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和肺出血并经口排出[1],临床上把一次咯血量> 100 ml 或24小时咯血量超过600 ml称为大咯血[2],因血块刺激、高度精神紧张可反射性诱发气道痉挛加上血块的机械性阻塞,患者极易窒息死亡,大咯血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50%[3],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其死亡率。在我国临床最常见的咯血病因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以及肺癌等[4],因肺部感染导致大咯血相对少见,2017年3月我科收治1例以大咯血为首发症状的肺部感染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吴某某,男,53岁,因咯血1天于2017年3月2日以“下咽肿物”收我院耳鼻喉科,咽喉部增强核磁共振示:左侧梨状隐窝区肿瘤,考虑为“下咽血管瘤”,2017年3月31日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下咽血管瘤切除术。2017年4月2日凌晨4:00患者突然气管切开处喷射状咯血,量约400 ml,色鲜红,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左右,气管切开处及手术区无出血,医护人员立即上报医务部组织会诊,患者当日持续喷射状咯血约600 ml,病情危急,呼吸科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见左肺舌叶管腔内血液潴留,镜下吸引,冰盐水灌洗,肾上腺素及凝血酶局部止血治疗,肺部CT检查示:双肺炎症,随转入我科。T 37.2℃,P 112次/分,R 24次/分,BP 123/82 mmHg,血氧饱和度92%,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泵入,血凝酶2 U静推,每8小时给药一次,氨甲环酸100 ml静滴,每天两次,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抗感染,止咳及其他对症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记录出血量,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安抚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后BP 165/100 mmHg,改为酚妥拉明泵入止血,间断多次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止血治疗,2017年4月19日患者未再咯血,临床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咯血使人恐惧不安,频死感,尤其是该患者术后咯血原因不明,高度精神紧张可增加机体耗氧量及诱发气管痉挛,血液不能顺利咯出而窒息,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抢救治疗技术敏捷迅速,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气管切开后失语交流不便,运用手语、写字板耐心向其解释示范有效咳嗽技巧,不要屏气,有血要及时咳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5],患者气管切开后咯血呈喷射状,被服及周围墙壁溅满血迹,采用一次性被服,床单元周围用窗幔隔离,并及时更换被血迹污染的被服及窗幔,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2.2 观察病情

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密切观察咯血的颜色、性质及量[6],及时发现咯血窒息先兆症状,如咯血突然停止,随即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大汗淋漓、神志不清等,应立即负压吸引清除呼吸道阻塞的血块,移动患者肩部至床边,保持足高头低位并拍患者背部促使血凝块排出。大咯血极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细速,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等,及时补液,化验血型配血,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2.3 气管镜介入治疗

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对大咯血的认识及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气管镜是目前临床抢救手段中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7],术前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建立静脉通路,医护密切配合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术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对血凝块要反复吸引、钳夹、灌洗,在出血部位经钳孔交替注入止血药物凝血酶和肾上腺素,凝血酶直接作用在出血部位,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血液迅速凝固止血,肾上腺素具有较强的肺血管收缩及β受体兴奋作用,止血效果好,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避免气管镜刺激引起的气道痉挛,4℃冰生理盐水反复灌洗可疏通被血块堵塞的细支气管,该患者多次镜下止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2.4 气道管理

吸痰是清理气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8],有研究发现 150 mmHg负压吸痰效果好,可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及损伤[9],该患者气管切开后失去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作用,大咯血极易形成血凝块阻塞气道而窒息,吸痰时适当增加吸引负压,吸痰管选择粗硬一次性吸痰管更有利于血块的吸出。普通吸痰管质地软,口径细,对痰液有较好的吸引效果,而对血凝块则不能有效吸出,另外窒息患者神志不清、牙关紧闭,普通吸痰管很难进入咽喉部或插入后易折曲,增大负压吸痰管易塌陷,影响抢救效果。

2.5 止血药物的应用

垂体后叶素是大咯血常用首选药物,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兴奋性,使肺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肺循环压力,促进肺血管破裂处血栓形成而止血,但患者用后血压升高改为酚妥拉明持续泵入。酚妥拉明可直接扩张血管,使血液分流至周围血管减轻肺淤血从而止血,但其不良反应是体位性低血压,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轻。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多种止血药物如血凝酶、氨甲环酸,通过对凝血因子及纤溶系统的影响促进止血,但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卧床期间注意下肢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 讨论

临床以大咯血为首发症状的肺部感染较少见,该患者术后咯血来势凶猛,原因不明,当日持续咯血量约600 ml,单纯药物保守治疗难以凑效,支气管镜检查是咯血患者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有创和风险并存的检查手段[10],可在镜下明确出血部位、局部止血治疗和清理气道。该患者多次镜下局部止血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大咯血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气道窒息,加强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窒息先兆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吸痰负压,选择粗硬一次性吸痰管,气道管理安全有效,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创造有利时机。

猜你喜欢

血块血凝血氧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吸除大脑血栓凝块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