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医学辐射防护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8-01-30苏婉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核医学防护用品受检者

苏婉真

核医学在医疗检查和诊治上给人们提供巨大帮助的同时,也让相关人员遭到辐射的威胁,核医疗安全的管理和辐射防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核医疗临床的辐射防护状况展开调查,并就工作中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辐射防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医务人员在辐射防护中存在的不足

1.1.1 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存在偏差 经对3家三甲医院进行了解及实地查看,多数受照射医务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识不够全面,一是认为电离辐射极其危险而产生恐惧,把一切身体不适归咎于辐射;另一极端为在短期没有见到明显的症状而认为辐射无所谓,忽视了放射防护,如把个人剂量计束之高阁,工作时间不佩戴在相应部位。在诊疗时不戴口罩,认为辐射是以射线的形式对人体产生危害,戴口罩没有意义。

1.1.2 在诊治操作中辐射防护不够全面 在调查的3家医院中,个人防护用品都配备了铅衣、铅眼镜、铅围脖、铅手套等。在诊治过程中,在注射窗给受检者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时间约为1 min,待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并达到扫描检查条件后,受检者进入扫描机房,由技师通过语音系统进行隔室摆位,有时也需要进入机房摆位,摆位时间一般为1~2 min,然后进行扫描。在上述操作中,大多有穿戴防护装备,但存在不全面使用的现象,部分在摆位时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铅手套几乎被弃之一旁,没有对手部进行防护。

1.2 核医学诊疗场所布局不够科学合理

经对3家医院核医学科进行实地走访,均使用混凝土墙体,设置铅防护门,配有工作指示灯、电离辐射警示标识。虽然都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管理,但存在工作人员出入路线和受检者出入路线交叉,药物运输路线与工作人员出入路线交叉的现象。注射室、机房、控制区、候诊区没有配置专用的通风装置,而是与其它科室共用一套通风装置。对患者的管理不够严格,且候诊室空间有限,出现已注射放射性药物的受检者停留在公共区域的现象[1]。

1.3 陪护人员对辐射的防护较缺乏

经对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对核素知之甚少,防护意识不强或偏颇。或者茫然无知,对辐射根本不在乎,为了尽快完成诊断宁愿在检查室等候,也不到指定的位置候诊;或者对辐射谈虎色变,心理的危害大于射线本身的危害。陪护人员对辐射的防护更缺乏,几乎没有配备陪护人员防护用品,在现场几乎都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1.4 核医学辐射防护标准及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患者体内放射性水平达到何种剂量可以自由行动没有明确的标准,较通常的情况是患者在接受注射或口服放射性核素制剂后,做完临床检查即可离开医院,这部分“放射人”对公众来说成了“天然”辐射来源[2]。

2 加强辐射防护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医务人员对放射安全的认识

放射性核素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每个核医学工作人员应具备放射卫生防护知识,新上岗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3]。

2.2 优化核医学诊疗场所的布局

应进一步优化场所布局,避免医患行进路线的交叉,并分别设置工作人员与患者的行进路线指示标识[4]。诊治场所的通风较易被忽视,由于辐射的电离作用,空气中氮氧化物和臭氧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其危害有时超过了辐射本身[5]。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在日常的医学监护中,往往会发现一些个人年有效剂量很小,但血液学指标异常或临床神经衰弱征候群较明显的放射工作者,既是通风不良造成工作人员长期吸入有害气体造成的。所以要加强在封闭建筑物中核医学诊治场所通风条件的规划设计,设置专用的通风装置,确保核医学涉及放射性药物操作的所有房间均保持良好的通风[6]。

2.3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辐射防护操作规范

应加强放射性药物安全操作的培训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穿戴含铅防护衣、眼镜、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并携带报警式辐射测量仪,注意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进入体内[7]。根据剂量监测数据显示,周围剂量当量率较高的位置集中在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受检者摆位等操作环节,尤其是护士注射时手部受照剂量较大,读数一般为0.01到0.02 mGy,注射时应使用铅手套、注射器防护套等,药物放在衬有吸水纸的方盘内进行[8]。要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减少作业时间及采用临时屏蔽设施,尽量减少器官及全身受照剂量。如果难以控制操作时间,应分段多人轮流操作,避免一人受大剂量射线照射[9]。放射性药物的淋洗标记都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与放射源的距离。操作结束后要对个人表体和防护用品进行辐射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设备用具用后由专人随时清洗,放射性废物由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存放、处理,其过程记录备档[10]。

2.4 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关于辐射防护的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核医学常识的宣传、解释工作,普及核医学科学知识,指导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提高诊治效果并尽可能减少照射剂量。要告知受检者服药后注意事项,尤其在短期内尽可能减少接触其他人员[11];受检者需进行多项检查时,应尽量将核医学检查安排在最后一项。

2.5 抓紧建立健全辐射防护制度

注射核素的患者基本类似于活动性放射源,其体内辐射达到何种水平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应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保护公众免受不必要的辐射。在相关制度出台前,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在指定专门等候室等待检查,尽量减少走动,尽量减少陪护人员,工作人员要与患者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12]。

3 总结

安全工作无小事,基于公众对核辐射的敏感性以及核安全防护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心理素质和专科业务素养,加强科室日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使医患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得到较为有效的安全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公众的受照射剂量,保证核医学工作环境的安全。

猜你喜欢

核医学防护用品受检者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
——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 检查要点20 为劳动者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和良好维护(连载六)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核医学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方法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