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

2018-01-30王惠牧高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

王惠牧 高敬

医保档案中不仅对医保人员的信息进行描述,也对医保基金的主要流向进行了记载,对于医保事业发展、医保服务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医保档案管理在卫生系统管理工作中占据有重大地位,而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人们对医保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对医保档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的医保档案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也难以满足人们的服务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医保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化建设机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现主要对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代价值进行阐释,并对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进行探讨,旨在为同行业提供参考。

1 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在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进程中,合理性完善管理结构和管控机制,能为强化信息化监督水平提供保障,因此,管理活动的全部内容要更加接近于真实情况,从根本上完善服务水平和基本质量价值[1]。

第一,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强化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相较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信息化教育管理手段能为后续管理模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并且结合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综合体系有效建构档案自动化以及网络化管理模型,能为信息共享以及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借助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结构能完成重要信息和数据的检索,确保查阅以及信息调取工作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第二,要整合档案管理水平,结合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根本价值,维护管理控制机制,将管理人员从传统繁重的管理任务中解脱出来,借助目录整理和编撰提高管控效果,也为档案收集工作和编研工作升级奠定基础,确保医保档案开发利用过程的完整性,从根本上升级工作管理水平,为后续医保制度完善奠定基础[2]。

第三,提升服务群众的价值和服务决策的根本水平,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有效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关键,需要相关部门结合长期的管理工作,积极整合行政业绩,因此,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能为后续领导制定相应的决策提供坚实的保障。传统手工档案管理工作除了会出现人为失误外,整体信息和数据也存在滞后性。而利用医保档案管理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管控水平和基本效果,确保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也为领导准确制定适宜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3]。

2 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监督和管理。

2.1 管理层认知不到位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机制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保障,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借助计算机建立信息化档案体系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如此,依旧存在管理部门对具体工作认知不到位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流于表面[4]。加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维认知以及观念较为滞后,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热情度不高,尤其是一些老职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较为有限,就会造成档案管理体系和基础理论项目无法有效落实的问题,并且,管理部门认知不到位,也会造成相应的技术培训“虚有其表”。

2.2 信息化建设规范性缺失

要想合理性提升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的统一标准和管控要求十分关键,但是,多数医保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对信息化建设中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予以认知,就会造成档案建设工作仅仅是形式上的完善。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机制,就会从软件层面上失去时效性和通用性,甚至会导致分类编码项目不能得到落实和完善,严重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5]。

2.3 档案信息化安全保护水平滞后

尽管一部分医保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路径,但是,因为相应的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就会造成泄密渠道以及风险不断增多,甚至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对医保档案管理造成威胁,一部分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外泄,甚至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自身利益。

3 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措施

在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监督机制,完善管控标准的基础上,合理性建构更加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机制,促进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全面优化[6]。

3.1 优化管理人员认知水平

在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管理策略,完善技术运维管理水平的同时,确保能够践行责任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果。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就要借助培训过程和刚性监督机制,合理化升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维护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在相应的培训工作中,不仅要整合医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也要对实践技能予以培养和监督管控[7]。

3.2 优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就是行业最基本的推动力,要想维护发展效果,人才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8]。基于此,在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相关部门要对人才综合素质进行统筹监督和管理,合理性完善隐性指导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档案管理工作本就是较为特殊的职业,其具备相应的职业要求和保密工作性质,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和管控要点进行统筹监督和处理,维护管理效率的同时,为工作任务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确保管理流程和控制水平的系统化提升[9]。

第一,要整合政治、思想品质管理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觉悟予以有效引导,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确保掌握和应用机制的完整性,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职业管理体系内,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就要利用相应的组织纪律指导工作和培训项目提高其诚信为本以及实事求是的能力[10]。

第二,要整合道德和作风管理机制,相关人员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落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以及服务群众的管理要点,确保医保档案管理人员能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价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为后续档案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建立奠定坚实基础[11]。

第三,要整合知识技能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要积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一方面,要对其专业化计算机技能予以培训,利用定期培训和不定期考核优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认知水平,并且利用考核在管理人员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要对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等项目进行统筹讲解,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掌握信息网络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合理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12]。另一方面,要维护系统化管理机制,有效掌握管理工作的特征,在明确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合理性组织实施机制,为后续监督项目的合理化运行奠定基础。并且要结合绩效管理结构,调动医保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信息化的积极性,确保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都能得到优化,促进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系统化发展与进步,提升医保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部门要践行统筹性较好的监督运维管理体系,合理性升级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确保能建构更加科学合理且便捷化较强的安全监督机制,确保医保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为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提供保障,顺应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程,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部门档案管理信息化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