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工”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2018-01-28

江苏教育 2018年86期
关键词:工具精神职业

对教师而言,2018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教师工作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9月,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两个“第一次”都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新教育,新教师、新任务,教师要以工程意识、工具思维、工匠精神提升专业品质。

工程意识,包含成本与效率、问题与改善、简化与标准化、整体与全局等意识,强调以人为中心,从全局和整体需要出发,注重科学的方式方法,形成有机整体和最佳效益,并实现高效和优质的统一。一要聚焦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核心,整体谋划,精心组织,上好每一课。二要职业发展。教师是一辈子的职业和事业,既要专注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要系统地设计职业发展规划,将职业生涯中的活动、任务、晋升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步步推进。三要锤炼思想。教师从入职之始,就要着手考虑自己的教育之思、教学之思、教师之思,沿着教学的主张、理念、思想、理论等一路攀登前行,不断生发源于内心体悟的话语符号,持之以恒地教书育人。

工具思维,在于破解问题的技术路线、方法方式和支撑力量。方法为王,万物皆为工具。要以成事的方法能力、工具思维,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专业细分的方法寻找“潜件”切入点;以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找“软件”突破点;以物型课程的创建寻找“硬件”共振点。物型课程旨在将学校万物与课程勾连,建设体现教育价值、课程内容、学科文化、人物互动、学生在场的学习场景。室内以专题的专业性学习工坊为主,室外以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工场为主,各自独立成章、串联成篇。

工匠精神,是成人之道、成功之基,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体现劳动者的价值追求和综合素质。教师是育人的事业,更需要工匠精神:须敬业,从新教师入职之始,就得将兢兢业业的精神灌注于职业发展的全过程;须钻研,大到学科大厦的宏观观测,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环节,以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教学、科研、学习;须奉献,以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将职业转变成事业,有爱心、善沟通、重方法、讲实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教师“三工”体现在“强富美高”新江苏上,就是“强”在能力创新,“富”在精神丰满,“美”在行为举止,“高”在学术建树。

猜你喜欢

工具精神职业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准备工具:步骤: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