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018-01-28夏启朱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兴225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医疗

夏启 朱宁 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不断进步,在医疗仪器设备等方面,也越来越精密,越来越高科技,正因如此在当前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尤其是维修管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使治疗过程中,医疗设备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以及当前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根据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方法与策略。

医疗设备全程管理是一种新的设备管理方法。从医疗设备的管理角度讲,就是把设备管理范围扩展到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一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引起整个过程的连锁反应。在全程管理中维修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与精准性,因此本文着重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展开研究。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

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医疗设备属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其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医院的总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能够改善设备老化、故障等问题,有效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此外为医院节约开销,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人们的就医压力,改善民生,因此医疗设备上的维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维修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我国医疗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仍然存在医疗成本较高的问题,医疗成本较高就会导致患者看病费用高,老百姓就医压力大等问题,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都是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改善、解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设备全过程维修管理的意义在于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医疗设备的精准度,一方面减少医院的运营成本,缓解患者就医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给患者带来高水平的治疗。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设备都属于精密仪器,维修、养护等工作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普通维修人员难以对精密仪器进行养护、维修等工作,因此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需要医疗设备生产厂家来做,这对日常的养护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维修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首先是对设备的养护不够重视,在医院中,医疗设备几乎是每天都需要使用的仪器,医院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仪器的使用,当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却对养护不够重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养护,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其次是医院中维修人员不够专业,当前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主要还是需要厂家来进行维修,维修费用昂贵,为了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应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使维修人员面对故障时,具有维修的技术。第三是维修管理制度不够明确,由于医院对设备养护不重视,在维修管理制度中,也比较随意,未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应该完善维修管理制度,使维修人员能够“有法所依”[1]。

3.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3.1 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在医院中,日常有很多精密的仪器设备,比如CT机、超声诊断仪、核磁共振设备、内腔镜等等,这些仪器设备都具有价格昂贵的特点,因此都需要精细化养护与管理,这样才能够使仪器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医生诊疗的精确性。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完善维修管理制度,使医疗设备得到科学化的管理,科学化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在维修管理制度中,可以要求医院的维修人员严格按照安装、维修等流程进行养护,这就需要医院在购置设备后,与厂家进行沟通,了解该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等正确流程,然后科学的制定制度,这样在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养护等工作时,能够确保科学的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因为安装程序不对造成的设备损坏情况。在维修管理制度中,还应该针对常见问题制定出维修方法,这样能够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3.2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维修,当医疗设备未出现故障时,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养护工作,预防故障的发生,确保医疗设备一直处于精准的状态。医疗设备的故障预防,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水平,降低医疗设备的损坏概率,当设备出现不精准等情况时,能够及时维护,防止故障蔓延。在医疗仪器的定期检查中需要注意以下五点,首先是仪器的使用环境是否干净整洁以及设备本身是否干净卫生,在精密仪器的养护与维修中,灰尘的不良环境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确保设备本身处于干净的状态,使用环境也需要干净卫生,在使用完毕后,应该将设备清理干净,按照设备的储存条件进行保管;其次是需要检查电源、电压等,医疗设备大多数都需要用电,因此设备的电压与稳压装置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能够预防电压出现故障;第三是设备的电路进行检查,需要连接电源的设备中都有复杂的电路,电路会有短路、等隐患,因此定期检查很有必要;第四是光路是否正常,在设备中,尤其是检查类设备都会有光路,光路的正常运行对设备至关重要;最后一点是要定期检查维修管理记录,针对每一台医疗设备都需要有维修管理记录,该记录能够为以后的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在维修或者检查后,需要认真记录[2]。

3.3 提高维修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需要医院提高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医院应该重视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3]。提高维修人员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医院给维修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去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专业的培训机构中有对医疗设备的专业讲解,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水平;其次是当医院购置医疗设备时,让维修人员与厂家的安装人员一同进行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了解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因此对设备更加了解,当出现故障时,能够更加容易的分析问题的原因;第三是要求厂家对医院维修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厂家安排专门的人员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医疗设备的各项细节,提高维修人员的认知水平。

此外医院还可以定期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制度提高维修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不断提高。

4.总结

总而言之,医疗设备是医生工作时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医生更加精确的检查患者的情况,也能够辅助医生的治疗工作,提高医疗水平。由于医疗设备价格昂贵,为了缓解医院的经济压力,减少患者就医费用,因此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科学的维修管理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中,完善维修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维修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等,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提高无线电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熔铸“祥龙文化”品牌 提升五精管理水平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