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群体无偿献血人群核酸检测的结果调查研究

2018-01-27黄五平

关键词:血站献血者核酸

李 江,黄五平

(四川省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 自贡 643000)

在我国,无偿献血是血液事业发展的目标,表现出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并且输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伴随着,特别是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传播。近几年,临床推出了最先进的核酸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精确性较高的特点。如人体内受到病毒的侵害,在这一阶段中病毒就会不断复制生长,因此必须选对体内的病毒进行识别以及免疫反应的产生。除此之外,核酸检测还可检出受到静默感染、病毒变异的漏检血液,因此血液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与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的。我国在2010年展开了15家采供血机构实施第一批核酸检测技术,取得满意的成效。本次主要探讨不同群体无偿献血人群核酸检测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采用我市中心血站在2015年12月~2017年6月抽取的43695例无偿献血者的标本,并且所有标本均已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阴性。

1.2 检验仪器与试剂

选取全自动Hamilton Microlab FAME酶免分析仪和全自动Hamilton STAR加样仪,并运用两套核酸检测系统;选取HCV、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NAT试剂盒。试剂批号均已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应用[1]。

1.3 检测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应用于献血者的标本中进行检测,并在第二天。将ELISA反应性的标本挑除,选取一种核酸筛查系统对ELISA阴性的标本持续检测。针对NAT有反应性但不明显的标本均已阳性表示。

1.4 质量控制

对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临检中心举办的NAT培训班,核酸检验人员均已参加并且考核成绩全部及格,试剂盒的质量以及检测的有效性可通过阴性质控品和阳性质控品来控制,并根据SOP的要求对标本进行采集和运输。除此之外,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临检中心和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举办的血站核酸扩增检测项目的室间质评每年都会定期参加培训,而且全部人员的成绩均已全部及格[2]。

1.5 对核酸阳性献血者进行分组

对本血站核酸阳性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统计并比较。

2 结 果

2.1 献血者核酸阳性情况

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市中心血站共实行NAT标本43695例,共检出核酸阳性标本53例,总核酸阳性率为0.12%。

2.2 相比不同群体的NAT阳性率

男性献血者核酸阳性率为0.16%(42/25811),女性献血者核酸阳性率为0.06%(11/17884)。核酸阳性率主要以36~45岁之间最高(0.83%),18~25岁最低(0.20%)。可见其他职业人群的核酸阳性率低于农民,见表1。

表1 相比不同群体的NAT阳性率(%)

3 讨 论

针对输血检测临床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因该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漏检率较高,致使临床在用血期间造成了一定的隐患。至今,临床上推出核酸检测技术(NAT),该技术在检测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有较高的特异性,为临床上的用血提供了保障[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行NAT43695例标本中共检出53例核酸阳性标本,阳性率为0.12%。男性献血者核酸阳性率为0.16%,女性献血者核酸阳性率为0.06%。核酸阳性率主要以36~45岁之间最高(0.83%),18~25岁最低(0.20%)。可见其他职业人群的核酸阳性率低于农民。说明采用核酸检测技术可有效降低输血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保障了临床用血的安全。

综上所述,经过对不同群体无偿献血人群应用核酸检测技术,降低了输血期间会产生感染病毒的风险,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最安全、最可靠的血液。

[1] 黄力勤,查 祎,姚凤兰,等.无偿献血人群HIV检测结果多样性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6,29(5):505-508.

[2] 李俊英,葛文超,王艺芳,等.郑州市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的应用及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4):508-509.

猜你喜欢

血站献血者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核酸检测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的关系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