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2018-01-26郭莹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先学后教积极性

郭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一些新兴教学模式的开发及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而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之中“先学后教”是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它不仅是顺应新课标理念的延伸,更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内涵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先学后教;积极性;自学性;情感教育;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31-0035-03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其倡导以学生为主,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理念,更是契合新课标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同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窘境,极大地削弱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局面。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主导,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他们构建起更加科学的学习体系,更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地运用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一)发挥学生积极性

传统课堂之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问,学生答,尤其是部分老师养成了害怕问题过难出现“冷场”的情况,总是在抛出问题时就急于启发、引导,这样不知不觉就将学生引入了思维定式之中,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尤其是假如学校本身地处西部地区,不论是教育水平、设备资源都相对落后,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导致学生家长对学习重视度并不是很高,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不断的探索、思考中,笔者发现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学生的这种情况,而这与“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优点不无关系。传统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知识的琐碎、细杂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同时学生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而“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则是让学生先进行思考,接着进行尝试,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展,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预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预习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提前学习,更是对他们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只有坚持真正的高效预习才能够让自学精神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始终。而“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地解决途径,教师既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读课文理解生字、词,接着理清段落、最后品析重点句子以及段落。

这样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小任务,学生无论是在独立预习过程中,还是在课前学习中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钻”进去,同时还能够“跳”出来反思、总结,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他们动脑去思考的,而经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最后解决问题,也能够让这部分知识更加牢固、扎实。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因此在这种习惯养成之前,教师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策略时,就应该要求学生不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巩固旧知识,都应该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提问,无论提问的质量好坏都要予以肯定。再加上小学生的质疑能力相对比较弱,他们提出的问题很难满足教师的要求,甚至是提出错误的问题,这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他们帮助,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长此以往他们的提问能力势必会有所增长。

二、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一)科学导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课程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基础性的内容,因此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导课环节。导课环节作为一节课的开端,良好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例如《窃读记》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教学,“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窃读还可以换成哪个词?”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先学后教”,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饿狼一词这样描述的好处是什么?”等等,要求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标记出其中的关键语词。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对学生提问:“文中的‘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同时也突出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不是由教师“牵着走”。

(二)深入课文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为了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教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更加深入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要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引导。

例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中,教師就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熟悉生字、流畅地阅读课文。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为了让学生对于课文中包含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就可以适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创设访谈再现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独特见解和对下一代的期望。然后教师就可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内容板书到黑板上,使学生后续的讨论能够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设置不同的学习环节,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字句,同时还能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调整教学适应学生认知变化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施,一定与学生的认知变化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结合其他教学方式,使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认知变化在随着年龄、经历的增加而变化,因此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自主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思考。

例如《我的长生果》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于汇报交流读书体会这种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先自行学习课文内容,接着说一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表述完后,教师为了让这篇情感丰富的文章给学生以更加深刻的印象,就可以采取朗读的教学策略,匹配出更加契合的教学情境,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凸显主体性,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到其中的学习方法与思想,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促进自己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明娇.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先学后教,创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1).

[2]徐桂芳.论先学后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7,(26).

[3]劳丽芳.谈论基层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研的误区及矫正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33).

[4]李慧颖.善用先教后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授课效果[J].新课程(中),2016,(07).

[5]崔军样.“先学后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先学后教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