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思维的通透而教

2018-01-26谭长存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设教师应生长

谭长存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更是师生生命激越、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地方。那么,课堂上教师该为何而教?

第一,为思维的通透而教。一切课堂教学都是思维活动场。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创造放在首位,让課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淡化教师的授者形象。在教学中淡化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教学手段,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在核心处加以引导,在关键处给以点拨,激活思维,激发潜能。

其次,跳出课前的预设框架。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往往会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应跳出课前的预设框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甚至放弃教学预设,择取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引导、点化、提升,以通透思维,促进理解。

再次,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用高尚积极的情感熏陶学生,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涟漪,有效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发展思维,提升学力。

第二,为智慧的生长而教。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懂得规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启获取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内驱力——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实现心智的觉醒和智慧的生长。那么课堂上教师要怎样为智慧的生长而教呢?

首先,有选择地教。课堂上要有所教,有所不教。“教学生需教之惑,不教学生能学之物”,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用于学生真正需要教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生长。

其次,循序有规律地教。教学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情意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发展“序”、知识结构“序”、课堂教学“序”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自然生长。

再次,留有空白地教。巧妙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预设留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力,大胆构想、创造,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促进学生自由生长。

第三,为了不需要教而教。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不教自会、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不教”是教之目的和学之最高境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握有利时机,找寻教学真谛,运用有效策略,优化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猜你喜欢

预设教师应生长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教师应如“水”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生长在春天》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