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2018-01-26朱桂云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口语交际阅读教学

朱桂云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文本的情景,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根据文本内容恰当地创设情景,有机地进行口语交际;充分拓展文本空白,以重点的字、词、句为切入点,搭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平台,让口语交际训练融于阅读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训练相得益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利用情景;创设情景;文本空白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31-0030-03

《语文课程标准》把以往所提的听话、说话列为口语交际,并将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地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对话和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使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产生了血脉相连的关系。口语交际训练除在口语交际课上加强训练外,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还应抓住一切可训练点,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说完整、具体、有序的话;说优美动听的话;说内容丰富、合乎情理的话;让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体会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也能逐步得到锻炼、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蕴涵在阅读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因素,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搭起训练的平台。让口语交际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情景 进行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閱读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口语交际的情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它为口语交际训练服务。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主要是对话的形式,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利用文本的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又如:《白杨》一课,当白杨树在大戈壁出现时,哥哥和妹妹争论这是树还是伞的情景,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训练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进行一场辨论赛:

哥哥:你看那树多高!

妹妹: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哥哥:哪有这么大的伞!妹妹,你看它有又高又大的树干,伞能有这么高吗?

妹妹:它应该是伞,树有这么直的吗?我可没见过。你看上面部分张开多大,那形状不像伞吗?

哥哥:它是树,不是伞!这么大的伞,谁能拿得动?

……

文本中可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无处不在,教师不能把这些好好的资源荒废掉。只要教师很好地把握,充分地利用,口语交际训练就无处不在。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也得到了落实。

二、创设情景 进行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本中的口语交际情景还需要教师积极去创设,有了这些口语交际情景,不但使口语交际训练扎扎实实地开展,还使阅读教学因此妙趣横生。一位老师在上《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投影出示了一份招聘启事:“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国际旅游公司诚意向社会招聘推销员,向人们推荐桂林山水的美景,请同学都来应聘,有创意者优先录用。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一石击起千层浪,同学们对文本阅读的兴趣顿时倍增,在各小组成员激烈竞选后,各派出一名代表进入复赛,进入复赛的同学身临其境般进行了演说,说得有条有理、绘声绘色。

甲同学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朋友们,请您到桂林来吧!这里有静、清、绿的漓江水。它的静赛西湖,荡舟漓江上,船在后移,才让您感觉到水在流动;它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看,小鱼在跟你打招呼呢;它绿如无瑕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丛中,多美啊!欢迎各界朋友到这来旅游(边说边伸出双手作欢迎的手势),准会让你留连忘返……”

乙同学说:“……桂林的山以奇、秀、险闻名中外,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危峰兀立,倒映在绿水中,准让您有乐而忘返之感。来吧,请到桂林来吧!我这个小导游一定会把你带进这个连绵不断的画卷……”

这样的口语交际引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又使阅读教学得到了升华。

三、拓展空白 进行口语交际

文本中的空白,有的是言外存意,让读者猜想;有的是言此意彼,让学生琢磨;有的是迂回的反衬,让读者回味。老师应抓住文本的空白,放飞学生的想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抓一个字拓展训练

文本中有一些含意深刻的文字,老师可以挖掘其内涵,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一位老师在教学古诗《回乡偶书》时就利用“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问”字进行拓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老师让一生扮演乡亲,一生扮演作者,把他们怎样询问,怎样回答表现得淋漓尽致。扮演乡亲的学生笑着问:“老伯伯,您好,看您面孔陌生,您一定不是本地人吧?您是从哪儿来的?来我们这儿有何贵干呢?”扮演作者的学生说:“小朋友,你误会了。其实我也是这里的人,不过我从小就离开了家乡,现在老了才回来,难怪你不认识我的?你应该管我叫三叔公才对呢……”接着,老师还让学生进行恰当的评点。又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古诗《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时,也抓住“问”进行拓展。这些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学会了怎样询问他人,应注意哪些交际礼仪等。这样的训练,不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文本,还为学生创设了的口语交际平台,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口语交际教学,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二)抓一个词拓展训练

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可以很好地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巧妙,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一位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他让学生品味“负荆请罪”一词,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

师:“负”是什么意思?

生:是“背着”的意思。

师:文中的“请罪”可以换成“认罪”吗?

生:不可以。因为请罪一词可以看出廉将军真真正正知错了,有诚意去改正。

师:(边鼓掌边说)回答得非常精彩,誰来把廉将军到蔺上卿家请罪的情景表演出来呢?

生:(找合作伙伴练习)。

师:请一对伙伴来表演一下。注意:廉将军负荆请罪时会说什么?他说话时怎样的态度、语气才能表达出他那种惭愧的心情?才能得到对方的原谅呢?看到这情景,蔺上卿又怎样呢?

生:(上台表演。)

生1(廉将军):(拱手跪地)蔺上卿,我廉颇以往只顾个人逞强,未能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深感惭愧。请蔺上卿你狠狠地惩罚我吧!

生2(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廉将军快起来!你一直忠心报国,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我非常钦佩。我们以后团结一致,共同杀敌,报效国家吧!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对刚才这两位同学的表演你觉得怎么样?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生:我觉得廉将军在请罪时只是拱手跪地,还应该低下头才更能表现出他的诚恳。

师:看来你不但学懂了课文内容,连交际礼仪也学会了,真棒!

老师抓住“负荆请罪”这个重点词,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还恰到好处地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抓一句话拓展训练

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在文中有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引人思索,有的令人回味无穷。老师应捕捉这样的句子,拓展学生思维,有机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如《穷人》一文中最后的一句:“桑娜拉开了帐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和桑娜会说什么”的口语交际训练。

总之,口语交际应有机地贯穿在语文教学中,让口语交际训练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相互间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口语交际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口语交际因阅读教学而生动有趣,阅读教学因口语交际而丰富多彩。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从而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口语交际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