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对照研究

2018-01-26万光芸苏志斌王林平朱晓伟林多朵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

万光芸+苏志斌+王林平+朱晓伟+林多朵

【摘要】 目的:研究并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中患者予以伪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分别应用WCST以及WMS量表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治疗前后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WCS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誤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WM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M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记忆商数及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认知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051-03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致残性、迁延性病变,临床发病率正不断上升[1]。既往报道中指出,多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2-3],除了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以外,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极大风险[4]。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相对无痛、无需进行皮肤切口的绿色治疗方法,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在于在头上佩戴绝缘线圈,当对线圈通电时将产生磁场效应,并且该磁场信号在通过颅骨时将不会产生衰减与损失,因而可有效的刺激脑神经,进而可对脑部精神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5],同时也可刺激外周神经肌肉。正是基于上述治疗机制,才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患者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已成为临床实践中备受医务工作者关注的一项课题。为研究并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与临床价值,更好地帮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回归社会提供帮助,本研究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进行对照研究,探讨rTMS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教科书中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疾病的临床诊断症状;(2)患者的年龄超过45岁;(3)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同时在近期内未对药物的种类与剂量进行改变;(4)患者被告知此次研究的方法与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患者未有明显的视觉与听觉障碍,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正常的检查。排除标准:(1)患者的头颅、耳蜗及心脏处被植入辅助器材;(2)脑电图明显异常,无法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者;(3)患者自身患有其他的心血管、肺、肝、肾疾病;(4)曾出现过癫痫病患者;(5)因经常酗酒或服用药物而导致自身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6)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出现其他重大疾病、症状加重必须调整用药方案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50~72岁,平均(62.1±2.3)岁;病程5~32年,平均(16.8±2.9)年。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8~71岁,平均(61.1±2.5)岁;病程4~33年,平均(17.5±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纳入对照组中患者予以伪刺激治疗。具体方法为:翻转刺激磁头,确保与患者头部能够完全贴合,其他治疗方法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

1.2.2 观察组 纳入观察组中患者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具体方法为:经颅磁刺激仪(生产厂商:丹麦Medtronic;仪器型号:MagproX 100),工作状态下采用8字型线圈,以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治疗区域,刺激强度为110.0%MT,刺激状态下工作频率参数为10.0 Hz。患者每次治疗时间维持20.0 min,重复刺激参数为:每串刺激5.0 s,每2串刺激中间间隔30.0 s,共重复刺激30串(1500次)。治疗周期为5 d,两组患者分别进行5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及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WCST可用于对患者额叶执行功能的检测,共128张卡片,根据颜色、形状以及图形数量进行绘制,要求受检对象根据目标卡片对128张卡片进行分类,以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为观察指标,对WCST结果进行评价。WMS可用于检视患者的记忆能力,评定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和记忆商数(memory quotient,MQ),长时记忆包括数字顺序的记忆与积累,短时记忆包括图片、再认、再生、联想、触觉和理解,瞬时记忆是指对检测人员说出的数字进行瞬间背诵。

1.4 统计学处理endprint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CST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M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M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记忆商数及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承受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部分人会采用酗酒的方式来减压,而其他多数人将会服用相应的药物,久而久之,药物与酒将会使人体产生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不仅无法有效的释放压力,同时还会使脑神经收到更为严重的刺激,因此便会产生包括认知功能减退在内的诸多精神疾病症状,对于自身的记忆能力与执行能力产生严重不良影响[6]。

既往大量报道中均证实了慢性精神分裂症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性[7]。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谷氨酸盐、神经递质5-HT等在认知功能损害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针对认知功能损害问题的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干预中占据着相当关键的地位。

Fitzgerald等[8]发现低频rTMS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Mogg等[9]进行的双盲对照研究发现:在rTMS治疗结束后两周的随访中,治疗组患者执行功能与认知功能显著提升。Conca等[10]认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额区脑部血液循环及脑代谢,因而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Wassermann 等[11]报道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的调节脑组织的精神信号传递方式并且能够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表达,因此也可有效的避免患者的认知能力出现异常。

本组研究采用威斯康星及韦氏记忆量表来对rTMS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应答及持续性错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WM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记忆商数及各项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与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12-14],进一步证实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功效。

综上所述,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认知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艳萍,周东丰,蔡焯基,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95-197,205.

[2]关涛.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临床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145-146.

[3]任艳萍,周东丰,蔡焯基,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狀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2):89-92.

[4]王芳,傅岳文,张芳.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疗效观察[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526-8527.

[5] Hallett M.Transe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the human brain [J]Nature,2000,406(6792):147-150.

[6]谭西英,甘景梨,高存友,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1):33-36.

[7]乔昱婷,薛芬,彭正午,等.利培酮联合改良电休克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4,14(5):457-459.

[8] Fitzgerald P B,Daskalakis Z J.A review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J].Can JP Sychiatry,2008,53(9):567-576.

[9] Mogg A,Purvis R,Eranti S,et al.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negative symptoms o f schizophren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Schizophr Res,2007,93(1-3):221-228.

[10] Conca A,Peschina W,K?nig P,et al.Effect of chronic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regional cerebral glucose uptake in drug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ves[J].Neuropsychobiolgy,2002,45(1):27-31.

[11] Wassermann E M,Lisanby S H.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J].Clin Neurophysiol,2001,112(8):1367-1377.

[12] Levkovitz Y,Rabany L,Harel E V,et al.Deep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dd-on for treat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deficits of schizophrenia:a feasibility study[J].Neuropsychopharmacol,2011,14(7):991-996.

[13] Barr M S,Farzanak F,Arenovich T,et al.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gamma oscillatory activity in schizophrenia[J].Plos One,2011,6(7):e22627.

[14]刘锐,王继军,柳颢,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5):257-260.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