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罗米芬联合戊酸雌二醇、黄体酮治疗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分析

2018-01-26修娴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雌二醇内膜卵巢

修娴

【摘要】 目的:分析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联合治疗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通过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克罗米芬单独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随访6个月的妊娠率、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联合治疗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克罗米芬; 戊酸雌二醇; 黄体酮; 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16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033-0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妇科内分泌异常方面比较常见的病症,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1],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和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常见病因之一[2]。这一病症产生的原因和环境、遗传因素有关,且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临床方面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较多,为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本次研究分别经克罗米芬单独治疗;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联合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104例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10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104例患者均参照2003年荷兰鹿特丹会议修订的标准[3],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且18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达英-35预处理3个月,第4个月月经开始第5天,给予克罗米芬治疗,50 mg/d,需连续用药5 d,并在月经第10天,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卵泡发育及内膜厚度,于至少一个成熟卵泡平均直径≥20 mm时肌注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 000 IU,指导24 h和48 h同房。同房后2周,测尿妊娠实验或血hCG,若阳性,则生化妊娠。停经6~8周行彩超检测,若显示孕囊和心管搏动则临床妊娠。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的时间为1~6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月经第10天,给予戊酸雌二醇(生产厂家: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000031)治疗,2 mg/d,至排卵日。然后,于排卵日联合黄体酮(生产厂家: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99),100 mg/次,2次/d,持续2周。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月经第5天及排卵日子宫内膜的变化,以及妊娠情况。疗效评判标准:(1)显效,治疗后,彩超监测有排卵,同时月经月经周期正常,随访发现成功妊娠;(2)有效,治疗后,彩超监测排卵,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随访发现无成功妊娠;(3)无效,治疗后,B超监测无排卵或发生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或月经稀发,随访发现无妊娠成功患者[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33,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胃疼2例,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对照组胃疼1例,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6/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017,P>0.05)。

2.3 两组妊娠情况对比

随访3个月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月经第5天,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日,观察组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比较复杂的妇科病症之一,这类病症多发生于生育期的女性[5]。临床症状较为多样,以月经稀发、排卵障碍、不孕、多毛、肥胖等为主要症状,这一病症发病率约占妇科病症的7.92%[6]。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所致的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有直接的联系。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机体长时间处于低雌激素水平,抑制了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促黄体生成素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在无法产生LH峰值的情况下,就出现排卵障碍[7]。与此同时,卵巢卵泡膜细胞发生良性增生,造成女性体内的雄激素量急剧增加,也对卵泡生长情况、发育情况、优势卵泡形成情况构成直接影响,从而导致月经紊乱、卵巢多囊病变、高雄激素血症、不孕等症状[8]。如何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克罗米芬,作为临床中最常使用的促排卵药物,有弱雌激素作用,主要通过与下丘脑-垂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竞争性解除内源性强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促进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分泌雌激素增多,达排卵前高峰,出现LH峰值而完成排卵。但克罗米芬具有一定的抗雌激素作用,可阻断雌二醇的雌激素样作用,降低雌激素诱导的宫颈黏液的分泌,宫颈黏液量少,黏稠,不利于精子通过,同时抑制子宫内膜增厚,不利于受精卵着床[9];同时,克罗米芬会降低雄激素受体的含量,促进子宫内膜前列腺素F2a和前列腺素E2的分泌,容易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出现未破裂卵巢黄素化综合征[10-11]。故克罗米芬虽有较高的排卵率,但其妊娠率仅为30%~40%[12]。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随访3个月及6个月妊娠率仅为13.46%、25.00%,均较低,也验证了该结论。

观察组中联合使用戊酸雌二醇及黄体酮,明显弥补了克罗米芬的不足,增加了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了妊娠率。戊酸雌二醇,结构类似人体内雌激素结构,能有效提高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宫颈黏液分泌,利于受精卵着床。黄体酮,为天然孕激素,其可促进子宫内膜从增生期向分泌期转化,促使子宫内膜成熟、剥脱并维持月经周期;可使子宫内膜做好接受胚胎植入的准备,在妊娠早期可稳定子宫内膜并期保胎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2%、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3个月妊娠率分别为23.08%、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照组随访6个月的妊娠率为46.15%、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3个月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例数较少所致。(4)排卵日,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患者通过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克罗米芬的效果。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通过克罗米芬、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并可改善患者的妊娠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谢辛,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5-317.

[2]张学术,曹文芳,杨慧.水穴埋线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随机对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67-70.

[3] Chang J,Azziz R,Legro R,et al.The 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2004)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Fertil Steril,2004,81(1):19-25.

[4]朱晓妍.不同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及激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75-2985.

[5]蔡秀丽,姚金艳,张义娇.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5):60-62.

[6]黄小珊.针刺为主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5):667-669.

[7]高凤云.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36.

[8]钱静,于文娟,蒋秋萍,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证结合治法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201-202.

[9]王穎.克罗米芬联合补佳乐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5,13(28):162-163.

[10]朱华,牛爱菊.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资料结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4(5):395-397.

[11]龚建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分析[EB/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2):65,67.

[12]葛秦生.临床生殖内分泌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雌二醇内膜卵巢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B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病吗
卵巢早衰,可以自然怀孕吗
基于AuNP—AuNP—UCNP三联体结构的传感体系高效检测环境雌激素双酚A和雌二醇
保养卵巢就两点:心情好、别受凉
卵巢按摩保养效果没想得那么大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研究
能自行消失的几种“卵巢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