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2018-01-26王丽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并发症

王丽琴

【摘要】 目的:探索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对症治疗+牛肺表面活性剂+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观察组患儿给予对症治疗+牛肺表面活性剂+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BIPAP),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值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 d时PaO2、SaO2值均高于对照组,且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牛肺表面活性剂; 双水平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1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021-0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是由肺泡缺乏必要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这种活性物质会作用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而缺乏这种活性物质就导致肺泡的半径受到表面张力增加的影响而缩小,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异常、进行性的呼吸困等症状,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2]。笔者所在医院对NRDS患儿采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100例,男57例,女43例,出生体重为1389~2643 g,平均(1954±321)g;胎龄为32~38周,平均(34.7±1.1)周;X线胸片检查显示:Ⅰ级36例,Ⅱ级23例,Ⅲ级32例,Ⅳ级9例。观察组患儿100例,男60例,女40例,出生体重为1420~2675 g,平均(1968±335)g;胎龄为30~38周,平均(35.4±1.2)周;X线胸片检查显示:Ⅰ级34例,Ⅱ级25例,Ⅲ级34例,Ⅳ级7例。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牛肺表面活性剂(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2128)治疗,对症治疗主要为镇静、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牛肺表面活性剂用药方法为:将注射用水加入牛肺表面活性剂干粉剂70 mg/kg,调和成浓度为35 mg/ml,放置在室温中20 min或放入暖箱中复温,轻轻振荡,进行气管插管后,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然后使用5 ml无菌注射器将复温好的牛肺表面活性剂分成4份,让患儿分别在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半卧位下用针尖刺入气管导管缓慢推注给药,一边推注一边加压给氧。推注结束后立即拔除气管导管,进行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选择无创呼吸机,调节通气模式,NCPAP模式中调节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范围为3~7 cm H2O,初始时调节到6 cm H2O;吸入氧浓度(FiO2)则在初始时设置为40%,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调节,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控制在85%~95%。观察组患儿行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BIPAP):选用无创呼吸机,选择BIPAP模式呼吸通气,初始参数设定:FiO2为40%~50%,气道峰压(PIP)为4~8 cm H2O,PEEP为4~6 cm H2O,呼吸频率为40~50次/min,吸气时间为0.4~0.5 s,随后根据患儿的表现调节PIP,设定在10~15 cm H2O。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气分析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3 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血氧分压在70~90 mm Hg,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 mm Hg;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氧饱和度在85%~90%,血氧分压在50~70 mm Hg,二氧化碳分压45~50 mm Hg。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出现腹胀2例,败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儿中腹胀3例,肺部感染1例,败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21,P>0.05)。

2.3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Sa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 d的治疗,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PaO2和SaO2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值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并发症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