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豆杉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18-01-25张丽珍

绿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红豆杉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张丽珍

摘要:指出了红豆杉树干紫红通直,姿态优美,适用于种植在各种庭院、广场、园林绿化区等地作观赏用,或者将其木材制作为仿古家具或雕刻艺术品,是一种集观赏、材用、园林绿化为一体的,具有极高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树种。结合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红豆杉育苗、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豆杉;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5-0089-02

1 引言

在我国,红豆杉属于较为珍惜的濒危树种,亦称紫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被很多人称之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红豆杉不但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全球公认的抗癌药物。所以,深入研究探讨红豆杉育苗技术,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促进红豆杉生存率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红豆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2 种子采集与处理

2.1 种子采集

通常而言,在每年的10月上旬左右,当红豆杉大部分果实为深红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得到的果实加入少量草木灰与细砂,随后倾倒在水泥地上轻轻揉搓,去掉表面红色的假种皮与果肉后,使用清水洗净备用。

2.2 种子的砂藏

准备重组之后,选择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10min,随后用清水冲洗,以1:3的比例和湿砂混合,将其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内,扎紧袋口在室外选择排水较好且背风的地段,挖掘约50cm深、60cm宽的沟,长度根据种子量而定,沟的底部铺上一层砖以便于渗水,随后把装种子的口袋平方于砖上,再在上面覆盖湿砂,中部微微高于两侧,中间插入塑料管帮助透气,塑料管下口摆放于袋子内的种子中间,上口露出,尽量与地面保持10cm的距离。砂藏过程中应当定期检查,冬春时节间隔2~3月查看一次,夏季每月定期检查,如果种子出现霉变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处理。

2.3 种子催芽

层积的种子等到第二年的春季即可进行播种,播种之前15 d时掏出种子,选择0.5%高锰酸钾浸泡约10min,再用清水洗净。消毒后放在20℃的环境下催芽,催芽过程中应当勤于翻动,确保环境通风,控制好湿度。等到30%种子开始裂口露白后即能够进行播种。

3 整地作床

3.1 圃地选择和施肥

圃地应当尽可能选择土层较厚、有机质丰富且排灌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前一年土壤封冻前进行深翻,第二年早春施肥作业时再深翻一次,施肥需要每亩施人腐熟猪牛粪便5000 kg,优质复合肥100 kg,用时加入甲拌磷2~3 kg,以预防潜藏在地下的害虫,或加入10 kg硫酸亚铁来防治病害[1]。

3.2 作床

整地作业需要将土壤分为宽1.2m、高20cm、步道宽度0.4 m的圃地,根据实际地形来控制长度。四周稍微倾斜拍紧,床面保持平整予以镇压。

3.3 播种

播种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撒播,把种子较为均匀的铺撤在床面,选择筛过的腐殖土对种子进行覆盖,直到看不见种子;其二是条播,条播需要开沟,规格为长8~25cm,深度1cm,宽约2~3cm,随后使用木板压实,将种子撒在沟内。播种完成后需要选择遮阳网建好棚,透光度控制在50%左右,可通过控制网的高低来调整透光度。如果久旱不雨则应当选择在早晚使用喷雾器来确保苗床湿润度满足要求。

4 苗期管理

4.1 幼苗出土期

通过催芽裂口的红豆杉种子在温度25℃时即会慢慢出土,由于生长速度较慢,幼苗出土的时间较长,一般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二子叶出土后逐渐伸展为真叶,地下有侧根后幼苗获取独立营养。在这一状态下如果出现土壤干旱或者雨后表土板结问题会影响到幼苗出土,这一阶段的育苗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幼苗出土1/3~1/2时揭开盖草;二是搭建遮阳网,避免幼苗受到太阳直射而造成危害;三是由于红豆杉幼芽一般是弓字形生长,其破土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如果出现干旱或雨后板结的情况会对幼苗出土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必须要做好适时喷水与雨后松土作业,松土时要避免碰伤幼芽。

4.2 生长初期

从幼苗开始具备独立营养能力到生长速度大幅加快时属于生长初期。在这一阶段苗木幼嫩,苗高生长慢而侧根生长快,幼根不深,难以抵御干旱、高温或病虫害的侵袭。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是确保幼苗根系健康生长,可适度浇水,做好松土、除草以及补苗工作。为提升红豆杉幼苗的抗病性,可选择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喷洒。

4.3 速生期

速生期是红豆杉幼苗的生长旺盛期,其苗高开始从3 cm左右快速提高到10~16 cm,且每年的5~6月、8月上旬,是红豆杉幼苗生長最快的两个时期。在这一阶段应当做好苗期管理,确保水肥条件能够保证苗木的生长需求。应当定期浇灌,从生长初期开始追加稀薄粪肥或者腐熟饼肥液,做好除草松土。后期需要停止施用氮肥,合理施用磷肥与钾肥,从而促进红豆杉苗木木质化。

4.4 生长后期

到8月下旬之后,红豆杉苗木开始停止长高,慢慢进入休眠阶段,属于苗木硬化期。在这一过程中苗木开始产生顶芽,体内含水量逐渐降低,营养物质开始变为储藏状态,其自身的抗旱和抗低温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是避免苗木陡长,因此需要停止一切施肥、松土、浇灌等活动,准备好防寒越冬[2]。

5 红豆杉造林工作

5.1 造林地土壤的选择

尽量在土质较为疏松、有机质含量较多且湿润的土壤进行造林,对地形而言,通常把地点放在上坡的中下部或者山谷地区,同时山坡坡向以北坡或者西北坡为佳。由于红豆杉喜阴,要尽量防止其生长过程中受到阳光直接照射,所以造林地点需要以50%透光度为标准。若造林地区的日照时间较长,需要提前在附近栽植一些可以遮荫的树种。

5.2 种植

红豆杉移植时间通常是在7~9月,需要选择阴雨天气同时林地土壤处于湿润期时进行移栽。栽植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打塘后第一时间回人肥土、树苗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损伤、栽植后需要将土踩实、控制好培土使用量。

6 红豆杉常见病虫害防治

6.1 扦插苗茎腐病防治

扦插2个月之后,苗茎基部出现茎腐现象,开始时仅有个别植株出现病患,之后逐渐扩散到整簇,茎腐病通常出现在夏秋高温时,病害的发生与7~8月份的实际气温存在密切关系。若发病时间较早,苗木的抗热性能较低,带来的损害更大。所以夏秋两季需要控制好苗床土壤表层温度,避免高温对苗木茎部造成损伤而导致病菌从伤口进入;同时需要合理控制肥料,促进幼苗抗病性能的提升;另外可选择0.5%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粉剂与水混合进行浇灌,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也可选择0.4%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水混合浇灌。

6.2 扦插苗白绢病防治

白绢病通常于每年6月上旬开始发生,7~8月气温提高到30℃时逐渐扩散,气温上升到35℃时属于白绢病的高发期,9月末之后开始停止。红豆杉白绢病的防止方法:做好苗期管理和疏沟排水工作,定期松土除草,合理施用氨肥与有机肥料,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性能;当已经发病之后要第一时间清除病株和落叶,也可选择五氯硝基苯与黄心土拌合后施撒于苗床上,这一方法的防治效率可达到95%左右。

6.3 蚜虫病防治

蚜虫病属于红豆杉的常见病害,如果选择温室育苗,则温室中的温度始终控制在18℃以上,在冬季时蚜虫病不会发生,而到夏季若外界温度不超过38℃,温室中的红豆杉幼苗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叶面积,蚜虫即可繁殖。所以蚜虫在温室内的发生特点是以孤雌生殖为主,在温室内部周年发生繁殖同时世代重叠。对于蚜虫病的防治可选择10%吡虫啉乳剂施洒苗床,防治效果能够达到95%以上[3]。

6.4 栽后病虫害防治

移栽成年后的红豆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如果科学管理一般来说都不需要施用农药。若存在少量白蚁危害可选择5月或6月以每20亩为一分区,使用白蚁药进行集中诱杀。若处于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出现粉蚧或蜡蚧,要第一时间清理附近的病枝和杂草,选择速扑杀1g/L喷洒一两次,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峰.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J].乡村科技,2017(18):36—37.

[2]刘志英.红豆杉栽培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6):31~32.

[3]杨春桃.红豆杉育苗及造林技術[J].现代园艺,2016(4):19.

猜你喜欢

红豆杉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
南方红豆杉营林价值和造林技术探讨
红豆杉如何入药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
红豆杉投资开发的双赢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