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作文成人化现象及其危害

2018-01-25罗伊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成人化危害现象

罗伊

内容摘要:笔者从教学中发现儿童作文成人化这一现象,刚入学的儿童写话没有禁锢,写出的文章具有内容丰富、语言个性、想象大胆、情感真挚等特点,而训练后的文章搭起了框架弱化了内容、规范了语言丢失了个性、熟悉了套路丢失了想象、高扬主旋律丢失了真情,从此种现象中,笔者总结出了儿童作文成人化现象具有四大危害:培养畸形的技能,不利于表达与交流;形成错误的观念,不利于对语文的理解;制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造成扭曲的人格,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作文 成人化 现象 危害

一.儿童作文成人化现象描述

(一)从儿童的写话说起

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一线接触了大量的儿童文字,这些文字,简单朴实,即使寥寥数笔,却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些文字,是一个个生命的载体,古人说,见字如面,这在儿童写话中有很好的体现。整体说来,儿童写话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

刚刚进入小学校园的儿童,思维未受到限制,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他们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成人眼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在儿童的世界里,却是一次神奇的探险。即使每天的入厕,也能纳入他们写作的范畴。此时,他们的语法或许没有那么完整,可是,他们的文章内容却是那么丰富,文字在他们的笔下活灵活现、生意盎然。

(注:以下引文,日记格式的为二年级儿童文章,只标注了日期的为一年级儿童文章。)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阴转多云

今天早晨,乌云散在天空,天空的颜色变成了浅蓝色。

我起来的时候,要上厕所,我到厕所去看,惊讶地发现,我妹妹已经等在门口了,妹妹他爸在上。

“你们上快点,我马上憋不住了。”我说。

我急得大跳,妹他爸上完了,该妹妹上了,这时,我才有了点希望。

妹妹上了好久,还没上完,当我正想问妹妹什么时候才上得完,妹就出來了,我兴奋地上着厕所。

2017年4月26日

今天我第一次自己用钱,我觉得“钱”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有钱的时候要节约,没有钱的时候就不用。

一年级孩子的笔下,妈妈有很多面,作文于他们而言,就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但就是从这一两句对妈妈的描述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丰富立体的妈妈:

2017年2月22日

我的妈妈是个鹅蛋脸,眼睛小小的,鼻子塌塌的,眉毛淡淡的,她是一个很酷的人。

2017年2月25日

我觉得妈妈是个坚强的人,她认为对的事情即使再困难也要完成。

2017年5月13日

我又爱又怕的妈妈,发脾气时像打雷一样轰隆隆的,温柔时又像春风吹过杨柳一样轻柔。

从孩子描写妈妈的外部特征可以看出,这位妈妈不是千人一面的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个性也不是一味的温柔,在这个孩子的笔下,妈妈是拥有独特外表、独特性格的个体,他笔下的妈妈,是单单属于他个人的。她是一个丰富的、立体的人。

从以上儿童写话可以看出,儿童作文涵盖面比较广泛,内容多姿多彩,有关学校,有关家庭,有关社会,有关文学,甚至有关想象。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都可以纳入自己的写作范畴。

2.语言个性

儿童语言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个性,有的孩子惯用短句,修饰语后置。有的孩子的文章里有一些口语化的词句,严格地讲用词不够规范,但就是通过这些语言文字,可以触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小雨

放学回家后,我发现又下雨了。

看着远处,雨细细的、密密的,像藕丝织成的帘子挂在天空,微风一吹,它就稍稍倾斜一些。

远处的高楼,灰蒙蒙的,时隐时现,有点儿像仙境。

花盆中植物的树叶绿油油的,发亮。

这是秋天的雨,它跟夏天的暴雨不一样,感觉软绵绵的,很和气。

2017年3月11日

下课,我和向子言一起玩耍,耍出了一点儿友情了。

熟悉他们的老师,会从文字中读到他们,看着文字,就知道这是哪个小朋友的文章,因为文字的特点很明显。这些儿童的日记本上,烙下的是他们自己的痕迹,这一个个文字背后,是这些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

3.想象大胆

想象在文学写作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1]儿童写话中的想象,没有成人世界里司空见惯的说法,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受到禁锢,说出的话,写出的字,让人感觉非常新鲜。

2017年10月5日

今天中午的时候,下雨了,一滴滴雨点从天上掉下来,滴到我身上,就像天上的雨点跑在我的身上玩耍着。

秋天的雨滴多么顽皮呀!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阵雨

清晨,大雨哗哗地下着,我被雨声吵醒。

要是雨点变成糖果,该多好啊。我想。

2017年8月8日

夏天,冰糕在说:“买我,买我。”

这些想象,来自儿童那颗独特的大脑。这些新鲜的想象,没有界限的设定,不是我们常说的“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圆圆的月亮像玉盘。”他们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

4.情感真挚

儿童的写话,字里行间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心理活动,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纸上。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一个个的文字,感受他们脉搏的跳动。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三 雨

今天,下午要放学的时候,我还没做数学课堂作业,我就被老师留下来了。我走的时候,我还怕了呢,当时我很怕呀!上车了,终于不怕了,真好。endprint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晴

昨天我的头发被剪了两个凹,很难看,影响了我的形象,心里非常不安,吃了晚饭后我就出去剪头,看看镜中的我,我笑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妈妈明天要从武汉回来了,我心里非常高兴。

2012年10月7日 星期天 小雨

今天,我穿着衣服起来,坐在沙发上,又去把瓜子拿到桌子上。还把电视打开。边看电视,边吃瓜子。

我心想:在妹妹家里,不准像这样。

我又笑了笑说:“回家真幸福!”

2017年3月13日

在学校的时候,张海宁说骗人的孩子尿床,我很不开心。

你撒谎也会尿床吗?

(原文:你撒谎也是尿床吗?)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儿童的喜怒哀乐。我们能感觉到这些文字背后的书写者是有温度、有生命的,这样的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但是能调动你的感受,激发你的兴致,你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童真。

(二)经过训练后的儿童作文

1.搭起了框架弱化了内容

其实,儿童对社会并非一无所知,再加上现在讯息如此发达,即使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有着很敏锐的嗅觉,天气的变化,他们能够捕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他们能感受;国际发生的事件,他们有体会。他们会听、会读故事,会认识许多虚拟的形象。他们有一颗神奇的大脑,带领他们飞上太空,认识宇宙,所以不管是学龄初期的小学生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的习作内容应该非常广泛,校园、家庭、社会等生活范畴;文学、艺术、历史等知识领域;童话、神话、幻想等想象空间,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内容。可是为什么越到高的年级,儿童的文章读起来越乏味了呢?

儿童作文,谈母爱,大多数孩子会写什么呢?下雨天,母亲给孩子送伞;半夜,妈妈背着发烧的孩子看医生,仿佛大家都约定俗成般。可是,天下母亲千千万,每个人都是独特个体,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各不相同,孩子感知母爱也不一样,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相似的母爱作文?他们的文章開头,往往是陷入回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让他联想到一个场景,放学时,天下雨了,他却忘记带伞,接着,看见别的同学一个个被家人接走了,独留下自己,心中有些着急又有些期待,最后,看见人群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那时,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起承转合,框架搭建起来了,然而内容却空洞了,单薄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不动人。

框架与内容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框架的搭建,对内容的表达有帮助,内容的丰满,通过框架搭建得以更好体现。他们的关系,不应是此起彼伏。

2.规范了语言丢失了个性

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语言逐步规范,成人的话语体系逐渐建立。作文时,他们的用词越来越规范,语法越来越健全,然而,我们也发现,在规范语言的同时,儿童作文里个性化的文字越来越少,文字背后那些原本个性鲜明的、拥有独特个性的人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最终这些身影都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毫无特征的面孔。

但是,按常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个性会逐渐饱满,再加上词汇量增加,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增强,儿童文章里表现出来的个性不是应该愈加明显吗?文字在他们的笔下,不是应该彰显出更大的张力吗?

3.熟悉了套路丢失了想象

麦克林托克说,儿童的想像如被迫压,他将失了一切的兴味,变成枯燥的唯物的人。[2]想象于儿童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儿童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学生有好的构思,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写出来的文字总有干瘪之感,这说明表达能力还需加强,而丰富的想象力,会让文字灵动,让文章丰满起来。

4.高扬主旋律丢失了真情

儿童的一句随意的话,往往比成人更为文学的,这是我观察所得的经验。[3]在笔者与一线教师的交谈中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低年级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文章越有意思,越到高年级,教师读学生作文的愉悦感越低。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情感越来越饱满,在言语表达能力逐步加强的基础上,他们应该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文章应该更能打动人才对,然而,我们推崇的优秀文章是否太强调主旋律,弱化了真情实感?

在儿童的笔下,作文不仅应该表现儿童所看、所触,所感、所知,更应该表现他们的喜爱与厌恶,以及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情。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断鼓励和启迪学生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起富于感性的、多姿多彩的、具有弹性的关系。

二.儿童作文成人化的危害

(一)培养畸形的技能,不利于表达与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4]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是儿童必须掌握的技能,此目标的实现,不能单在某个阶段就能达成,而是一个长期循序的过程。儿童作文成人化,严重耽搁了此技能的习得。叶圣陶提出,“儿童的情感正被培养,同时要使他们能利用适当的工具来表于外,感受满足的快适。”“所谓适当的工具,当然语言独占重要,因为它最能把人与人的心联锁起来。内面的情感并不浓厚,徒然求之于外面的语言,诚然是没有效果的事。但不常利用表示于外的工具,渐使内面的感动因向来不感满足的经验而减弱,终于漠然不大起感动,却是可能的。”[5]

(二)形成错误的观念,不利于对语文的理解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所以,语文课程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这门课程和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作文也应该关乎儿童的生活,它和儿童日常的说话有关,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关,和儿童自身的感受有关,和儿童的所思所想有关。这门课程,它不应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不应只是一叠叠语文课本,它和一篇篇陈词滥调不知所云的文章无关,它和一堆堆华而不实的辞藻也无关。endprint

(三)制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我们常说某人说话写文章没有条理。没有条理,就因为他没有养成很好的思维习惯,乱七八糟地想了,也就乱七八糟地说了写了。”[6]思维是内核,语言是外显,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写得不够清楚说明想得还不够清楚,换句话说,就是思维没有厘清。作文,正是这样一个通过写来锻炼儿童思维发展的途径,通过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訓练。通过不断的作文,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晰,长期训练后,儿童懂得如何准确描述自己的观点,懂得如何一步步阐释自己的观点,胡适说:“训练思想的涵义,是要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来作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使人能造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如果儿童作文长期成人化,儿童便失去了厘清自己思维的机会,相应的,思维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也就达不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四)造成扭曲的人格,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7]而儿童作文成人化,违背了语文课程对学生培养的初衷。

文字,是表达人思想感情的工具,透过一个人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文字背后的人,他的所思所想,然而,如果这些文字并非他的所思所想,甚至这些文字代表的涵义,他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行为危害非常大。它教人曲意奉承,刻意讨好某种评价机制。它教人专营取巧,为达某种目的投机倒把。它培养人的奴性,在此过程中丧失自我的觉醒。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人格,是扭曲的,畸形的,不健康的。正如叶圣陶先生也说:“我们提笔作文,无非为了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并没有某种思想感情,只为迎合人家起见,就像鹦鹉似的鼓唇弄舌,这不但作不出好文章,并且是操行上的极大缺点。”[8]

注 释

[1]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p159

[2]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5p44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p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P7

[5]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p22

[6]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p177

[7]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P1

[8]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刘国正主编,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p47

(作者单位:重庆市行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人化危害现象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酗酒的危害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猜谜语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